燕家數代積累,燕颯茗的嫁妝滿滿登登,大件提前送進宮內,還有滿滿一百八十台。
因為提前得到皇後娘娘回門消息,又整理出這九大馬車,就怕虧待了燕颯茗。
把孩子孤零零的留在京城,燕家人都心中有愧,給不了彆的,隻能在錢財上下功夫。
夜裡落匙後,東西宮的宮人、嬪妃就不能在宮中隨意走動,隻有皇後陛下兩人,不受約束。
這場君臣相宜,昭明帝似乎很痛快,拉著燕颯茗說了不少他從嶽家聽的小皇後趣事。
那些原主記憶中都褪色的場景,被昭明帝一說,又顯得活潑有趣。
官家之前可沒這麼話嘮,這是想要一個溫馨的小家?
是這個意思吧,誰會知道昭明帝內心的柔軟。
燕颯茗猜到了昭明帝的心思,沒有點破,她可給不了昭明帝一個溫暖的避風灣。
兩人之間,隻能相敬如賓,沒有脈脈溫情,就當是個生活搭子。
這點柔軟,昭明帝也隻在小皇後這透露了幾句,後宮這麼些人,他隻對小皇後有一分信任。
小皇後說要與他白頭偕老,他覺著小皇後天真爛漫,又把這話放到心上。
今日見了燕家幾位,昭明帝才知道燕家家風如此,小皇會有如此想法並不奇怪,也嘗試多包容小皇後。
昭明帝相信愛情,但不需要愛情,也不需要小皇後視他如生命,隻要能在後宮有個去處。
什麼溫馨一刻,什麼帝後佳話,燕颯茗不主動、不回應,這些都先放一邊。
第二日又是五月十五,定好的嬪妃請安日子,她準備鬥鬥法,來一把皇後的碾壓局。
她現在名正言順,要按照與官家的約定,整治宮中上下,讓整個皇宮都依她的心意運轉。
沉香姑姑帶著四位宮女,已經將宮裡摸清楚,正好教教規矩。
燕颯茗接受原主記憶時,就在猜想,這方小世界有異世靈魂。
昭明帝的動作沒遮掩,那科舉製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再看朝廷推行阿拉伯數字,就差不了。
幾次請安,燕颯茗也在觀察,宮裡幾位,哪位是那異世靈魂,都不太像。
異世靈魂的周身氣質和神態,還有那種隱性的高傲,是遮擋不住的。
真有這樣一個大寶貝在後宮,官家一定會囑咐自己對她多關心。
不在後宮,也,在中殿,昭明帝身邊宮人,燕颯茗基本看過,也不像。
但昭明帝用宮規與她鴻雁傳書,反而坐實了燕颯茗的猜測。
那宮規上的兩人同行、物品一進必有一出、透明賬目、輪值掌事、匿名舉報、績效考核,這個味都要溢出來了。
背下新宮規這口黑鍋,它又大又圓,燕颯茗真是冤枉。
等後宮推行一段時間,想必陛下就要推廣到朝堂。
這一條條一件件,真不是燕颯茗所想的,當時,昭明帝給她鴻雁傳書,就傳了一套完整的新宮規。
這是還未見到小皇後的昭明帝,給這位小皇後的考驗,做了這事,小皇後就隻能站在他這邊。
所以,要說新宮規的實施難度,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這時候跳出來的那些人,那可就慘嘍,江山社稷麵前,昭明帝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嬪妃們要做的也沒什麼,她們既然已經開始抄寫宮規,就應該知道裡麵是些什麼。
燕颯茗讓她們做的,就是規勸好宮人,不要在這時候犯了宮規。
燕颯茗不認那些宮人不知之理,一律按照宮規嚴罰。
話說在前頭,後麵要是有宮妃找她求情,她是不認的。
那宮規,大家都在抄著,知道裡麵寫了什麼,沒有一條宮規讓她們不心煩的。
按照新宮規實施,那嬪妃們以後在後宮就是聾子瞎子,花大價錢收攏的宮人,不就沒了用處。
連禦醫把脈都要兩人同行,還用的抽簽和登記製,她們怎麼控製禦醫成為宮鬥的耳喉。
禦醫是宮鬥重要組成部分,手裡沒有信任的禦醫,會陷入被動。
皇後這麼做,就是斷了她們後路,撅了她們的根。
隻是那個輪崗,就會把她們手裡現有的眼線全部打亂,家族多年的安排,成了水漂。
在這點上,嬪妃和燕颯茗站在天然的對立麵上,也是昭明帝最初所想。
昭明帝後位空懸多年,她們早都不抱希望做上皇後,不從皇後角度考慮,自然要爭取屬於她們的利益。
“可是覺得不妥?”
燕颯茗一個眼神,剛鼓起勁的嬪妃就歇了心氣,皇後現在勢大,她們現在拿什麼去皇後鬥?
偌大的皇宮,陛下都不能說儘在他掌握之中,小皇後年輕氣盛,怕是要栽一個大跟鬥。
懷著這個心思,各種不滿隻能按下,現實不容她們動手。
皇後周邊被陛下圍得鐵桶一般,之前百用不爽的手段並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