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帝的賜婚聖旨下去,等塵埃落定,第三日時燕颯茗也發鳳旨。
一道鳳旨,涉及兩位嬪妃,升了慎貴人和容嬪的位分,從今往後,兩人便是慎嬪和容貴嬪。
燕颯茗因為昭明帝的幾次操作,在後宮之中舉世皆敵,卻有兩個死忠,一是慎嬪與大皇女母子,二是容貴嬪與二皇女母子。
大皇女與二皇女聽說鳳旨後的當日相攜來的鳳儀殿,三跪九叩,磕頭謝恩。
後宮中講究母憑子貴,也有子憑母貴一說,母妃的位分也能給皇女提供助力。
母後待她們是用心的,父皇吝嗇位份,不是母後,慎貴人和容嬪能在她們位份上待一輩子。
大皇女和二皇女兩人,在宮中是同病相憐,關係很好,來之前互通心意,母後如此待她們,無以為報,唯有一顆赤誠之心。
因為自身身份尷尬,慎嬪向來不愛出門,第二日也裝扮之後,帶著自己做的繡品拜見皇後。
她在後宮之中沒有知心姐妹,平日都是靠繡品打發時間,燕颯茗一看之後就喜歡上,都是花了心血的。
“慎嬪妹妹無需客氣,大皇女叫本宮一聲母後,自然也要為大皇女操心。”
燕颯茗與大皇女與年歲相同,放在帝後剛大婚那時,見到皇後此番作態,還會覺得這是小人學著大人模樣,惹人發笑。
短短幾旬時間,所有嬪妃都斂了心思,皇後便是皇後,是後宮之主,容不得他們放肆。
因為大皇女婚事將近,燕颯茗與慎嬪商議,是否將封嬪大典禮放在大皇女婚事之前。
這樣,等三位駙馬嫁入皇宮時,大皇女母妃為主位,身份高些。
這麼做,於大皇女而言有利,就是委屈了慎嬪,倉促之間,隻能一切從簡。
大皇女是慎嬪身生孩子,為人母親的,都會為孩子多計較,對於自己之身上之事,並不放在心上,一口就答應下來。
因為司天監占卜,帶著孩子離了故土,成了慎貴人和大皇女。
那時的慎貴人是惶恐不安的,隻能謹小慎微,孩子磕磕絆絆長到如今,她都不敢打聽孩子父親是否尚在人世。
對於孩子父親的模樣,慎貴人已經模糊,隻記得是個溫和的男子,不慕名利。
大皇女就是慎嬪的唯一寄托,原本想著,等大皇女嫁人生子,她就遁入空門,了此殘生。
慎嬪現在有了貪戀,恐怕佛祖不收她,隻想貪戀人間溫暖。
“你是大皇女母妃,大皇女的婚事,還要妹妹操心,本宮偷懶,此事交給妹妹全權負責。”
就與大皇子大婚之時一樣,交給他們母妃操心,燕颯茗做這個甩手掌櫃。
常年與佛經相伴的慎貴人破了戒律,情緒外放,忍不住流淚,千恩萬謝後才離開。
回了似雲殿,慎嬪讓宮女將佛經收了起來,短短幾日時間,慎嬪就將早就封印的七情六欲都尋了回來。
慎嬪滿心歡喜,也不用將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信仰之上,她還等著給皇兒帶孩子。
容貴嬪還在跟著女官學論語,突然得了皇後鳳旨,成了貴嬪,模樣比教她的女官還迷茫,反應過來後趕緊謝恩。
二皇女是晚些時候來到母妃這,母女兩個稟退眾人,靠在一起,二皇女這才說起了從大姐姐那聽到的。
“皇兒要做大將軍!那我可是女大將軍的母親,這戰場無情,刀劍無眼,皇兒可想好了。”
二皇女和母妃的碰撞,並不像大姐姐與他母妃一樣激烈,向母妃做了保證,她不會以身涉險,容貴嬪關懷過後就鼓勵皇兒大膽去做。
母妃在旁人眼中有諸多不足,在二皇女那,是永遠會堅定的站在她身後的母妃。
二皇女依偎在容貴嬪身側,汲取來自母妃的溫暖,她也如大姐姐那般,有對抗世俗一切的勇氣。
“主子!”
燕颯茗睡了個短時間的午覺,迷糊之間被茯苓姑姑叫起來。
皇女在宮中大婚,同時迎娶三位夫君,這是前所未有過的,宮中沒有慣例,隻能過來問皇後主子。
燕颯茗上午操勞之後,睡得格外沉,還沒等熟睡,又被茯苓姑姑叫起,管事們提前在外等著了。
“娘娘再堅持幾日,皇女在宮中娶夫,沒有先例可循,等到了二皇女,一切比照大黃裡的規格增減,就不用娘娘費心。”
“讓管事們等著吧,待本宮梳洗之後就去見她們。”
如今還隻是後宮管事,前些日子,燕颯茗要在未央殿中接見大臣,更是繁瑣。
就如茯苓姑姑說的,隻要熬到大皇女大婚之後,就沒有這些煩心事。
管事們問的都不是難題,燕颯茗聽完之後很快就能選了方案,這事隻能皇後來做,管事沒有權限。
三位駙馬處,燕颯茗還派人出宮,教他們規矩和騎馬,大婚之日,三位駙馬都會騎白馬而來。
到宮門口下馬,由大皇女迎進宮內,大皇女乘燕颯茗賜的鳳輦,三位駙馬在身後步行。
一直等到大皇女大婚這日,燕颯茗才見到被關在明哲殿的大皇子和太子兩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兩人臉色是掩不住的憔悴,看著是短時間內縱欲過度,沒恢複過來。
現在兩人年輕,歇上幾日就好,都不用尋太醫吃藥。
關在明哲殿短短一旬時間,怎麼皇宮之中滄海桑田,見到三位駙馬時,大皇子和太子眼中的震驚和茫然根本掩飾不住。
發生了什麼?這是什麼情況?為何皇姐會同時擁有三位駙馬?
一直等到重新回到明哲殿,兩人還未恢複,一旁變得陰鬱三皇子並沒有站出來解答疑問,進了明哲殿就拱手先行。
三皇子每日都睡不著,眼袋都快掛到臉下,白日困的可以在學堂之上打瞌睡,晚上回了明哲殿,睜眼到天明。
他無心關心大哥和太子,隻想著今日不用去學堂,不如回去補覺,看看白天能否入眠。
上次皇宮中張燈結彩,大皇女迎娶三位駙馬還在昨日,現在又重新掛上紅綢,到了太子大婚的日子。
昭明二十七年,五月十日,太子大婚,因為昭明帝強追第三代,大皇子和太子兩人都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