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啊,太子近一些日子做的不錯,應當是太子妃勸諫有功。”
說到沈家,官家不說沈家,而說太子,帝後兩人同去西北親征,留在京城的太子監國,太子此番,表現的不錯,有些帝王風範。
“正是因為太子監國之時做的不錯,又給了沈家幻想,替陛下除掉燕家,我看是替他們沈家掃平前路,扶德妃做皇後。”
官家在前朝,可沒有什麼知心人、貼心大臣,沈家這是既要又要呢。
若是燕家倒下,自己這個皇後不就是砧板上的肉,武將之中沒了威脅,文臣之中,沈家又是與孔家強強聯合,他日太子登基的可能性,又添兩分。
“太子若想登基,就憑他本事,什麼沈家孔家,朕不看,沈家既然跳的厲害,想來又忘記了歸家反省的滋味,朕讓他們清醒清醒。”
官家一定是個很難搞的主子,燕颯茗就喜歡他這個難搞的勁。
“本宮去下鳳旨?”
“還是朕下聖旨吧!”
昭明帝是虱子多了不愁債,小皇後的名聲,昭明帝愛惜著呢,是他想警告沈家,就彆讓皇後來當這個靶子。
“官家自便,等沈家男兒放出之日,就是德妃公規抄完之時。”
都是沈家人,自然要保持一致,德妃近些年抄的宮規不在少數,跟其餘嬪妃一樣,都有備著宮規的習慣。
若是做足了姿態,不眠不休抄上十日,就能送上兩份手抄的宮規。
燕颯茗要滿足德妃與家族這份情深,留她在瑤光殿多待些時間清醒。
“朕記得不錯,大皇子宮後院還有一個沈侍妾,謝得貴,這沈侍妾近來可老實。”
謝得貴就是一個人型資料庫,凡是聖上問的,他都知道,哪怕不知道也要知道。
“奴才記得,這沈侍妾與德妃走得極近,大皇子未出宮前,這沈氏侍妾總愛去德妃宮中坐坐,性子也是與德妃娘娘極近的。”
想當初,沈侍妾當時才是放肆,隻認聖旨,不認皇後主子的鳳旨,原本的側妃之位沒了,成了侍妾。
這麼些年來,也沒有一兒半女,還是侍妾,這一點,也與她的德妃姑姑相像。
大皇子如今兩名皇子側妃,四名皇子庶妃都已齊全,日後沈侍妾有了身孕,生下孩子,也隻能是做個侍妾。
“看來也是個不老實的,朕記得,當時還有一名周家女,進了太子後院。”
“聖上記得不錯,那周家女,是以側妃之位進的太子後院,在太子大婚之前,恰好有了孩子,如今兩兒一女,很得太子與太子妃看重。”
昭明帝對自家第三代並不關心,這才發覺,太子在子嗣上也是緣分較淺,周側妃生的兩兒一女,就是他所有子嗣中的三分之一。
“周側妃有功,就尋個由頭,給些賞賜,再派人去敲打沈侍妾那邊,不能讓她擾了太皇子和大皇子妃。”
大皇子如今不搶他屁股下這把椅子,昭明帝對他還生了一絲父子之情,現在才想著,沈侍妾留在大皇子後院,確實是個禍害。
當初小皇後賜婚時說的,將沈侍妾家賜給大皇子,正好給大皇子磨磨性子。
大皇子如今性子平和多了,也算是沈侍妾功過相抵,昭明帝留她一條性命。
周家這時候要蹦噠出來,就做好自斷一臂的準備,帝後兩人誰也沒將這時候蹦噠出來的周家放在心上,有太子在,周家還能蹦噠好一會。
聊著聊著,又落到了三皇子頭上,三皇子大婚之時,正好是燕颯茗和昭明帝南巡回來,去西北之前,也過了小半年。
“三皇子無子,有罪,派太醫去給三皇子和三皇子妃、以及三皇子後院嬪妃診脈。”
三皇子是石女,隻是天生沒有子宮,平日裡發現不了的區彆,太醫不能作為嬪妃的口舌,但可以作為帝後兩人的口舌。
沒有帝後兩人允許,後宮之中,沒有人知道三皇子妃是石女這件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惡人,又是昭明帝親自做的,他就是對三皇子一直抱有惡意。
“三皇兒不能生這事,也一並讓太醫瞞下來,隻說三皇兒生育艱難,彆寒了孩子的心。”
“朕會囑咐太醫,不能連累三皇子妃,等太醫向梓潼回稟,屆時,梓潼賜下幾個好生養的宮女入三皇子後院。
趕在王氏女入三皇子後宮前,再賜下幾個與王氏女風格相似又貌美些的,彆讓王氏女在才貌上冒尖,朕要看她拿彆的爭寵。”
後宮女子爭寵那點小心思,昭明帝全都知道。
在王氏女入宮之前,賜下與她相風格相似還要更貌美的女子入三皇子後院。
昭明帝和燕颯茗都見過這位王氏女,相貌上並不占優,這招確實是損。
昭明帝給侍妾位份,又是點王家另一位嫡女以側妃之位入三皇子後院,又堵了相貌這一關。
王侍妾想在三皇子後院混出來,隻能靠她的才智。
“高公公!這事,你去做。”
高公公在給世家添堵這事上,有天然的熱情,凡是吩咐給高公公弄的,做的又快又好。
“奴婢遵旨,定讓三皇子後麵充盈!”
大皇子和太子看不起高公公,他認了,三皇子與他相比,身份上也沒高貴多少,一個閹人,一個天啞,也看不起他,高公公記著呢。
還有未入宮前的妻子,正好就是這王家庶女。
高公公一接到皇後主子的吩咐,就滿宮滿京城的找人,一定要給皇後主子一個驚喜,讓王家吃下這個啞巴虧。
“水泥、肥皂、製作細鹽、閹豬,這王侍妾知道的多著呢,朕不信手裡沒有更好的方子。”
昭明帝讀不懂王侍女,顧忌著她腦子不好,不敢言行逼供逼供,隻能徐徐圖之。
燕颯茗忽然想起太子妃前些日子送進宮來的香皂,據說是太子妃親自調的香味,那味道,清新淡雅獨特,又是不經意間的小馬腳。
喜歡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