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茗的習慣,家裡塞的滿滿當當。
也不用害怕日期不新鮮,苗茗記著呢,找個時間放進雲上居就能迭代。
苗茗的囤貨速度,完全趕不上深信末日說那群人,他們無腦囤貨,又大肆浪費,消失幾十年的限購令都被搬出來。
隻要有過一次被洪水困在家中,一個月都無法出門的經曆,現在人人自危,家家戶戶都在囤貨。
苗茗的做法,是半點不出格,完全融入人群。
收拾東西,順手就將日期新的放後邊,日期較舊的直接放進雲上居。
這個點,各家都在收東西呢,時間還早,坐上玩點兒無腦小遊戲。
發豆芽的位置在廚房操作板上,苗茗七天有五天在外麵吃,餘下兩天也對廚房需求不大。
廚房門是活動的,可以跟廁所門重疊,推過去以後側身走,最裡邊放的是特意買的冰箱。
用架子架出了下麵和上麵的位置,放著一些不常用的廚具。
靠外牆的一側,留下冰箱開門的位置都是操作台,有個油煙機,然後在上麵打了一整排的櫃子。
一個電陶爐,兩個小鍋,還有砂鍋,廚具不算多,最獨特的,是一個燒煤的、燒柴火的爐子。
這是去年小區裡一起囤的,反正東西是專供的,有點餘量,小區裡各家一分。
一個小巧的燒火爐,用柴用煤炭都行,東西雖小,火力十足,無論是燒飯還是燒菜,都很方便。
從小區群裡知道這東西,大家就都囤了,苗茗還多屯了兩個。
不說用壞,這不可以一個燉湯,一個燒菜,總不會浪費。
除了斷水斷電的日子,這東西都放在冰箱上麵的架子上好好收著,冰箱下邊,上了兩百多斤乾燥耐燒的無煙煤。
無論是這爐子,還是這無煙煤都是好東西,小區各位的人脈不容小覷。
光是那爐子,就是又結實又靈巧,耗炭量特彆低,煙也小。
國際化現代大都市,一個小區家家都出現這東西,隻能說情況不容樂觀。
小區群拚的不止這些,很多不需要現代能源東西在群裡頻繁出現,像是好用的熱水瓶,水源過濾器,什麼都有。
這個小區氛圍好,誰在網上或者是有渠道找到一些合適的,隻要量大,就會分享出來。
等設置的鬨鐘響起,從無腦遊戲中抬頭,帶一份豆芽,再帶一斤的火鍋肉片,就可以下樓了。
燕京這邊吃火鍋,準備的蘸醬是芝麻醬,這種又香又帶有油性的蘸醬,苗茗也吃的習慣。
崔姨和於叔住的是兩室,家裡又隻有他們兩位,從空間上來說寬敞些,四家人在小區聚在一起吃飯,都是去的他們家。
這點距離,苗茗也就沒有費力氣,又穿羽絨服又換厚襪子,哆嗦著小步跑下樓,一敲門就鑽進去。
小區裡兩房的格局,暖氣片比苗茗一房格局多一些,客廳也有一塊,一進來就暖和了。
“跑這麼急,好歹穿個衣服出來,快進來,快進來,把東西放放,先喝杯茶。”
苗茗是最後到的,除了還沒有處理的豆芽,還拿了一份一斤的羊肉卷。
再看桌上,三家人過來做客,你拿羊肉卷,我拿牛肉卷,滿滿當當的五斤肉。
天氣冷就是要多吃肉才能扛得住,崔姨一看這情況,又將自家準備的肉放回去兩盒。
這些鄰居們臉皮薄,做事敞亮又客氣,都是跟落在燕京的,慢慢的也當半個親戚處。
苗茗來的時間正正好,蝦滑已經做出來了,她就找了把剪刀,仔細的處理拿下來的東西。
燕京吃東西講究一個新鮮,這豆芽從摘下來到進肚裡,不超過半小時,都誇苗茗這發豆芽的手藝好。
肉都吃光了,最後燙了把青菜,就隻有苗茗還在下著一塊麵餅吃,崔姨又給她從冰箱裡翻出來一版肉。
苗茗沒有推脫掉,這一塊麵餅加上半斤肉,把今天的火鍋局掃尾。
都吃飽了,來杯蕎麥茶消食,苗茗獨占一個小沙發,唯一的小朋友小斑鳩則窩在苗姐姐身上。
崔姨,虞書,方博,丁博還有班姐夫都在研究院工作。
一附小區,全名叫華國能源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第一附屬小學,他們都是在第三研究所上班。
能源研究院的幾大研究所區彆是主攻方向不同,第三研究所研究的內容比較落地,主攻傳統能源,更偏向於實用性。
第一研究所,更多放在未來能源上,他們找尋未來能源的可能。
還有班姐,是能力研究院附屬幼兒園的幼兒園長,他們日常接觸的工作,消息頗為敏感,苗茗也說自己上班單位最近在調整水價。
說完幾個大人的一陣歎氣。
去年夏天,全國上下都被淹了,他們小區一淹到了二樓,交通幾近癱瘓。
苗茗那段時間,劃著一個充氣皮筏艇上班,她拿著保安的工資,在單位三樓的一個辦公室上班,每天負責消殺工作。
等洪水一過,接下來就是長達四十天的極致高溫,又每天都有中暑被救護車拉走的,小半部分,拉走之後就再沒回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挨過了高溫,十度到三十度的天氣就兩天,沒喘過氣來就是全球性寒潮。
唯獨是遇上了寒潮,燕京人有些經驗,壞消息少些,冬天比之前難熬,不過凍死人的情況較少,南方才是真正遇上了挑戰。
南方講究通風,牆體也薄,更沒有北方這樣除雪的習慣,每個城市都有凍死人的消息。
這些消息捂不住的,他們各自有渠道知道,形勢一年比一年差。
隻有小斑鳩,還是最無憂無慮的年紀,她才九歲,三年級呢。
唯一的變化,媽媽停了她的舞蹈,繪畫,數學補習班,換成了體質訓練,還有學校裡每天都有兩節體育課。
小斑鳩這個年紀,精力旺盛,又不挑食,每天都要乾掉一大盤子肉,身體倍兒棒。
從那以後,周一到周五放學回來,小斑鳩都要進行一個小時的體育鍛煉。
媽媽不再每天守著她做作業,媽媽拉著爸爸,跟著電視機裡的漂亮小姐姐每天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