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大家一起賺,這就是苗茗的態度,分出去兩個紅包不算多,就憑兩位副局的人脈,以後還有的吃。
心裡盼著三頓飯,時間一晃眼就過去,周五就想按快進鍵,眨眼就到了周五下午。
苗茗下班打包單位晚飯時,齊局拍著她說明天中午記得,齊局住的那小區,在整個零零九社區最神秘的一處。
那個小區,還有社區駐軍日夜站崗,一附小區的房子還能鑽空子買賣,那個小區的房子,隻有分配沒有買賣。
非二十四小時工作時間,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周五一般都是打包回家吃,都是歸家心切。
苗茗表示自己記著呢,明天一定準時過來,側身讓齊局先打,輪到她時,兩位副局又過來了。
馮副局小碎步走到苗茗身後,也同樣提醒她記得周天的約定。
其他同事隻能看到苗秘書還是有本事,齊局回來,她夾在兩位副局和齊局之間,反而更吃香。
苗茗今晚吃火鍋,拎著湯湯水水回家,捎帶著兩份米飯,走了一路,直接扔到雲上居去,以後想吃了,直接翻出來,吃熱乎的。
稍坐一會就要準備今晚的大餐,將廚房的火種源灶台拎到臥室,這邊位置大,更寬敞。
吃火鍋味道大,八百年不關的窗簾關上,還將窗子開了個縫,又搬出笨重的風扇,從入戶門方向對著窗戶方向吹。
現在十月末天氣好,正是養生好時候,苗茗搬來的鴛鴦鍋,一邊乾脆用了上次吃剩的豬骨湯做清湯鍋,另一邊則是流油味滿滿的辣鍋。
火種源的熱量舔食著鍋底,兩塊牛油下鍋,略微炒製,然後才下各種香料辣椒。
苗茗最終還是不放心這種火鍋底料的麻辣鹹香,悄悄地用神識將自己的床幔以內隔絕,隻會得到香香的床簾。
鍋慢慢養著,將香味逼出來,苗茗準備食材去了。
將那包在冰箱裡放了三年,淨重一公斤的羊肉卷,翻出來一看配料第一位豬肉。
嗯,意料之中,如果不是因為它掛著羊頭賣豬肉,也剩不下。
這個小冰櫃裡,放著都是苗茗存的陳年僵屍肉,那些個不愛吃的,苗茗就往這裡麵扔,慢慢的就存了這一冰櫃。
先將羊肉卷翻出來,放到一邊,苗茗彎腰繼續翻著看還有沒有驚喜,果然翻到了一堆亂七八糟的丸子。
這袋丸子是個大雜燴,裡麵什麼都有,是那些苗茗吃膩了的或者不愛吃的丸子,每次攢攢,攢出了這麼一袋。
保質期不必深究,放入冰櫃就是永存,閉眼吃就是了。
今天就是這丸子死期,將它們投入火鍋辣鍋鍋底,也是一場厚葬,一起拎出來吧。
又翻出來一根鹵好的豬舌頭,記憶有些久遠,苗茗已經想不起來豬舌頭這麼好吃的東西怎麼會被她放棄?
等切成一盤之後,記憶複蘇,苗茗終於想起來,這不就是那個店家意外放了幾斤鹽的瑕疵品,苗茗本著不浪費的原則買了回來。
現在放鹽都要克稱,網絡上一度流傳,現在也沒有以前鹹,苗茗是真的嘴巴都淡出鳥來。
這根瑕疵鹵豬舌,苗茗都放了好幾年,這會嘗一片,也覺得彆具一番風味。
苗茗守著這個冰櫃,翻了個底朝天,又被她翻出一袋小雞腿,還是自己會藏東西。
這小雞腿,在苗茗冰箱裡都待了三年,沒來冰箱前,不知道在哪個冰櫃裡待了十幾年,是個老物件。
火鍋裡麵放雞腿,沒有這樣的規矩啊,但是現在解凍,打幾個花刀,扔進鍋裡多煮會,這火鍋料香味足,肯定能好吃。
秉著早吃早超度的心理,苗茗還是將這一袋小雞腿全部翻出來,等會能吃多少吃多少,吃不了的扔鹵鍋裡一起鹵了,彆留著做僵屍肉。
肉什麼的真沒有,不過苗茗有大量的豆製品,豆製品耐存放,之前苗茗在小區裡囤貨時,都是幾箱幾箱的囤的,短時間內吃不完。
豆腐皮、腐竹都是成箱的,苗茗每個都翻出來兩包,放乾貨的櫃子裡,還翻出了小香菇,苗茗倒了半包。
吃火鍋還是要主食的,苗茗在自己的窩裡翻了又翻,又找了兩個方便麵餅,一小包紅薯寬粉。
差不多了,接下來是蔬菜。
正好冰箱裡有一份空心菜,苗茗在拎著剪刀痛下殺手,又撿了一小盆,兩份加一起有不少。
這次吃火鍋的由頭,還是為了慶祝劉敏學會了發豆芽,苗茗就沒把自己的豆芽拿出來。
彆的,還有前幾天在社區糧站買的豆腐,炸了油豆腐,冰箱裡放了有一個來月,珍稀的吃的白蘿卜還剩半個。
隻是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不少,苗茗還很有儀式感的找了個小推車。
劉敏是燕京本地人,苗茗這還有二八醬,不太正宗,聊勝於無,又調了自己喜歡的辣醬、蒜蓉醬。
鴛鴦鍋,兩個鍋底配三個醬料,肉算上丸子有四五斤,相當豐盛了。
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就看劉敏那一邊有什麼驚喜。
就在辣鍋底霸道的香味順著窗戶邊往外飄,劉敏拎著東西,聞著味就走到了八棟,都不需要苗茗去接,直接來了七零三敲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苗姐姐,快看,我帶什麼來了!”
劉敏還沒進門呢,那就得意的晃著手裡的一個袋子,苗茗沒看清,恍惚間以為是烤鴨呢,這麼大方,再仔細一看,應當是半邊冒烤鴨。
冒烤鴨煮火鍋,唉,享受啊。
兩邊鄰居和樓下都蠢蠢欲動了,苗茗趕緊將人拉進來,慢慢說。
“苗姐姐,你這屋子真漂亮,還有綠植呢,真有生活情調,我得向你學習。”
兩人擠在小小的鞋櫃邊上,劉敏看一下苗茗的眼神就是閃閃的星星眼了。
苗姐姐這日子過得,真的跟花一樣,她現在一個人住,也要學著照顧自己。
“你要是喜歡,我給你分一株,你拿回家種去,這東西好養的,給點水就行,再隔幾天喂幾粒肥料。”
原來窗戶邊上的那株龜背竹,已經有六七個年頭了,花盆都換了兩個。
現在誰不是講究一個空間利用極限化,苗茗依舊給它留了足足的空間,方便它搖曳枝丫。
誰沒有一個在家養棵漂亮綠植的願望,劉敏當然是驚喜不已,跟個啄米的小雞一樣頻頻點頭。
“我這有盆有土,今天就給你分盆了,等我養兩天,養精神點,你過兩天過來拿。”
這盆裡的龜背竹,是一盆三株,六年時間,換了兩次花盆,已經長到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