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宣傳視頻一出。
對大部分國內的影視公司而言,勞動節真成了勞動的日子。
夕陽緩緩下山,天邊由蔚藍色變成金色。再過了會,天空逐漸暗下來,變成了墨藍色。夜幕降臨。
首都的一棟高檔小區裡。
吳部長端著泡好的茶走到陽台,把茶壺放在木頭圓桌上,繞到一旁的藤椅上躺下。
聽說今晚有流星雨,他要躺這瞧瞧。
彆問為什麼要看,問就是找靈感。
剛躺下,旁邊的手機嗡嗡響起,拿起來一瞧,是公司中層領導群裡有人發來新消息。
“【市場調研部部長】:大家都看到了東方傳媒發布的兩個宣傳片了吧?我剛剛打聽了一下,樂眾、英倫娛樂似乎都準備跟風拍攝仙俠作品。嘉豪、夏娛應該還在觀望形勢。但這都是打聽的消息,真實性有待考證。”
“【編劇導演事務部部長】:對,最近二三十年基本沒有以‘俠’為主題的作品,算是新賽道。”
“【電視劇部部長】:但這種類型的寫作難度很高吧?”
“【編劇導演事務部部長】:我剛剛聯係了幾位編劇,他們說應該能寫。因為仙俠作品在清末就比較受歡迎了,隻不過最近幾十年沉寂下去。他們有東西可以參考。而且‘俠’的概念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曆史上有不少帶俠色彩的作品,可以將其與仙、愛情相結合,推出作品。總的來說,從寫作角度來說,能跟。”
“【電視劇部部長】:製片部部長,老吳,跟風的神,你看到消息回複幾句?”
他一下後,其他部長們繼續分析。
製片部的吳部長看著眾人的發言,眉頭微皺,手指在木桌上緩緩敲擊。
跟風想成功,就得抓住觀眾的核心需求,並且在同類型作品中勝出。
抓住觀眾核心需求,要麼是觀眾看完最優秀、最熱的那部作品後,沒得到滿足,繼續找同類型作品。典型是《功夫》問世後,掀起一股功夫熱,他趁機跟風,滿足觀眾視覺體驗。
或者是,最優秀的那部勾起了他們某種興趣,但並沒有滿足觀眾,導致觀眾想找作品來滿足。典型是《戰火中的救贖》那個倒黴蛋,瞬移躲潑天富貴。
要想滿足這兩點,肯定要等《仙劍奇俠傳》上映才行。
而且還得在同類型作品中勝出。
同類型作品……
吳部長迅速打字,並發出消息。
“【製片部部長】:東方傳媒自己也可能繼續拍吧?”
“【市場研究部部長】:他們以前沒拍過重樣的吧?”
“【製片部部長】:你當他們做慈善呢?那《哈利波特》不知道要拍多少部呢。”
“【副總裁王強】:這樣吧,先讓編劇那邊多了解這類作品,大家也先在自己工作範疇內搜集資料,等節後開會討論。”
吳部長見副總出來掌控全局,迅速回複了個“收到[玫瑰][咖啡],祝各位節日快樂。”
屏幕上,迅速出來一群差不多的、改改表情標點的回複。
吳部長放下手機,躺在藤椅上望著天空思索了幾分鐘,站起來走進書房。
妻子正盤腿坐在客廳看電視,看他走進書房,好奇地跟上,倚著門框道:“怎麼了?要加班了嗎?”
吳部長從書架的盒子裡拿出個一塊錢硬幣,搖頭道:“不加班,求個簽。”
說著,他手握硬幣走到辦公桌對麵的牆上,經過他們一家三口的照片,站到一名帥氣的青年照片前。
“好兄弟,告訴我,該不該跟風。拜托了,相信我,等你活到一百多歲離世後,我去……哦不對,我大概活不到那時候。我會提前交代我的後人,年年給你燒紙錢。”
妻子翻了個白眼,走上前來,“你會不會說話啊?哪有你這麼說話的?你乾脆直接去問他唄。”
吳部長苦笑著道:“這哪能問到?以我的經驗來說,自己分析,結合扔硬幣結果挺準的。以往就是這樣乾的嘛。”
妻子哼笑一聲,眼裡滿是無奈,“你女兒真沒說錯,你這個人就是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選擇上香。”
吳部長眉頭微皺,攤開手,“這是硬幣,不能給活人上香的。我隻是看著他的照片,用腦電波溝通罷了,這叫科學。”
妻子抱著胳膊,無奈笑著搖搖頭。
上初中的女兒探頭進來,“我媽說的的確不對。老爸你這個人總是在做題和做事之間選擇做法,在關係和體係之間選擇佛係,在打工和打人之間選擇打坐。”
“去去,哪學的這一套套的。你倆看電視去,彆打擾我扔硬幣。”
吳部長右手握硬幣,走到門口,把她倆推出書房,關上門。
回來再次經過一家三口照片,走到陳瀟照片前。
“兄弟,靠你了!字這麵是跟風,花這麵是不跟風躲起來,立起來就重扔。你感受到我的腦電波了嗎?”
吳部長認真盯著照片迅速眨巴眼睛,半分鐘後,他捏著硬幣,向空中拋出。
硬幣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迅速翻轉,他伸出手掌穩穩接住硬幣,攤開手,隻見硬幣花麵朝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