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場,陳瀟還在繼續說:
“不過,無法否認的是,電視劇確實是有題材差異的。”
“就像雪碧和絲瓜湯、辣的與不辣的食物,都有特定的受眾。”
“那說會影視作品。從思考程度來說,大家經常把劇分為有腦與無腦。這種說法可能會被誤讀成有歧視,換個稍微中性點的說法吧,深度劇與輕鬆劇。兩種作品都很有存在的必要。”
陳瀟儘量注意著自己的措辭,繼續說:
“深度劇像是一場精神攀登,滿足大家認知挑戰、思想深化、審美提升等需求。而輕鬆劇則能幫大家在繁忙緊張的生活中,放空大腦,發泄情緒等等。”
“哪怕我們公司,作品類型都五花八門的。有很輕鬆的,有偏向輕鬆的,有中立的,有偏向嚴肅的,有非常嚴肅的。”
“如果大家帶著看輕鬆劇的目的,來看《大明王朝》,那肯定是沒辦法滿足自己的。”
“不過,我們當然歡迎沒嘗試過這個題材的觀眾朋友來看看,或許會收獲一部下飯劇吧。當然,也歡迎大家批評。但我還是希望,大家在此之前儘量在認清題材差異吧。它的賣點是權力鬥爭、人性、改革。而非搞笑、甜寵等等。”
方榮微微點頭。
他也願意接受彆人批評說,違反人性、有角色降智,甚至道具有問題。
但如果有人批評這部劇甜度太低、主角長得不夠年輕帥氣,那他隻能無奈笑笑了。
不過話說回來,陳瀟回應得沒錯。
確實,從昨晚到現在,大部分不滿都源於題材問題。
影視市場上作品五花八門,但觀眾往往喜歡看特定題材作品。比如有的人就愛看古裝,非常抵觸都市。
而東方傳媒名氣太大,各種類型的觀眾都嘗試看《大明王朝》,就導致了一些問題。
但這不是壞事。
他相信,這部劇再往後出幾集,部分觀眾會發現:我嘞個去,我居然愛看權謀劇?!
也算是幫大家發現新愛好了吧。
他這麼想著,也聽到旁邊傳來陳瀟略帶笑意的結束語,“我自問自答的問題就說到這裡吧,謝謝大家。”
主持人拿起話筒淺笑道:“好的,謝謝陳老師。那接下來有請下一位記者朋友。”
……
一小時後,采訪按時結束。
主創團隊大家心態相當穩。而且已經三點半了,眾人乾脆一起去樓下餐廳,點了些製作複雜的菜,邊聊天邊聚餐了。
酒店後廚。
廚師看著菜單上的“文思豆腐、拔絲地瓜、九轉大腸、三不沾、雪綿豆沙、酥黃菜”,陷入深深的沉默。
他越來越想吐血了。
老板到底瘋了嗎?好好個酒店,居然在菜單上加這麼幾道菜。
哎……
而與此同時。
許多媒體早就準備好了部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