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山的慕容老宅藏在半山腰。
山腳下有個停車場,把車停在這裡,順著青石板鋪就的山道往上走,繞過幾株合抱粗的老鬆,便見一道黛色磚瓦砌成的門樓,走進門樓,修葺過的窮奇石像樹立在中間。
陳最看著這幾株老鬆,笑著問:“這鬆樹是我找的,怎麼樣?”
慕容恪點點頭,“不錯,移栽的,竟然也活了,”
“我專門找的根係十足的鬆樹,當然能活,”
白幼傾看著他問道,“聿珩啊,停車場前麵那個空洞是做什麼的?”
陳最笑著說:“那是專門留的位置,準備裝電梯,”國看看,應該有合適的...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就從那邊修出一條路,擺渡車能直接上去,方便點,”
前山分左右兩條道,道路兩側,黑鬆與油鬆錯落而立,粗實的樹乾泛著深褐光澤,針葉在風裡簌簌作響,偶有鬆針落在青石板路上,鋪出細碎的綠。
鬆樹下嵌著幾株臘梅、海棠等觀賞植物。
再往裡走,是各種果樹形成的園子,大部分都是石榴和桃樹。
可以想象若是桃花全開,會是什麼樣的美景,虞歸晚笑著開口:“看著這些樹都是成年的,今年應該就能開花吧,”
“花能開,果子就不一定結了吧,”
“等的就是它開花,看景呢,”
虞芙抱著軟軟,聞言笑著說:“而且這種觀賞樹,結的果子也不好吃,夫人,虞園的果子您忘了嗎,”
虞歸晚嗬嗬的笑笑,“說的也是,”
陳最笑笑沒說話,他準備的樹都是能結果的。
途中各種假山藏得巧妙,是師傅根據山體本身的結構雕刻的,還有一些倚著鬆樹而立,縫隙裡還冒出幾株耐寒的藤蔓。
有的則伴著臘梅,石塊堆疊出高低錯落的模樣,梅枝從石縫裡斜伸出來,寒冬時黃花映著灰石,倒有“疏影橫斜”的意趣。
走著走著,就進入一個宅院,這算是主院,是慕容恪和虞歸晚住的。
這個院子在山體左側,跟港都的裝修風格很像,滿是中式建築的清雅,院門口側立著兩尊半人高的石獅子。
庭院鋪著青灰色方磚,正屋是三開間的平房,屋頂覆著深灰瓦當,簷角微微上翹,牆麵沒刷亮漆,保留著青磚的原始肌理,隻在窗框、門框處用淺棕色木料包邊,線條簡潔利落。
既有傳統宅院的骨架,又刪去了舊時的繁複裝飾,多了幾分現代的清爽。
正屋左側是書房。
格局裡外兩間,裡麵是一個大開間,放著各種文件,和書桌書櫃。
茶桌放在外間,頭頂是搭著竹製涼棚,棚下擺著一張很長的茶桌,周邊種著一片臘梅,枝頭上綴著星星點點的鵝黃花苞,湊近能聞到淡淡的暗香。
正房臥室有個小院,庭院儘頭有扇月亮門,門後是片小花園,都是虞歸晚喜歡的花。
庭院往遠處望,能看見後山的層層疊疊,風穿過樹林時,枝葉沙沙作響。
陳最往後指了指,“奶奶,後麵圍了一圈籬笆,但是都是空的,您不是偶爾種菜嗎,那片地等開春了,讓人給您開出來....”
虞歸晚笑著開口:“這院子就是太大了...”
“住住就不大了,”
人不管住在多大的房子裡,都會慢慢填滿它。
“你媽乾嘛去了....”
陳最開口道:“去廚房看飯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