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也是如此,齊王可以不論,太子李建成的能力還是可以的,當一個守成之君是沒啥問題的,所以講自己是為了大唐社稷、黎明百姓就把李建成殺了的話,太假了。
至於為了“皇位”的話,也沒啥毛病,但到底功利性強了。更重要的是,為了皇位采取手段,成功和失敗隻在一線,遠沒有為了保全身家性命和全家性命來得迫切和更具有正當性。
當然,周飛也知道李世民這話其實也有些不對,這是把他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受害者,完全沒有說他自己的問題。
整場玄武門之變的過程,配合李世民的這話,給人的感覺就是李世民打下了大唐的天下,結果卻因為皇位的問題被太子李建成逼迫,要卸磨殺驢,所以他為了自己和全家的性命不得不進行反擊。
但事實上,李世民憑借著軍功,在大唐開國之後就漸漸的掌握了整個朝堂,哪怕是他的皇帝老子李淵也被李世民的權力逼到了牆角。
“站在你麵前的是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的大唐太尉、司徒、尚書令、中書令,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益州道行台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左右武侯大將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上柱國,秦王、天策上將、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是也!”
網絡上的這個吹捧,或者更應該說事實描述,現在坐在他麵前的李世民除了沒有“天可汗”、“太宗文皇帝”這兩個名號之外,其它的已經都有了。
整個武德年間的朝堂,命令是從李世民這裡下發的,也是李世民這裡安排執行的,等於是說李世民下達了命令,然後由李世民自己執行。
這種情況下,他老子李淵雖然是個皇帝,但基本上和橡皮圖章沒區彆。
至於太子李建成,也不過是有個太子的虛名以及他自己的東宮衛士罷了,整座皇城其它地方都在李世民掌控之下。
李淵想要讓李世民去洛陽的時候,李世民已經是箭在弦上了,這從屈突通突然被他調回了長安就可見一斑。
屈突通這人是李世民的鐵杆,在洛陽待得好好的,結果被李世民調來了長安。
來到長安之後乾什麼呢?
參加玄武門之變!
而等到玄武門之變順利完成,屈突通乾嘛去了呢?
他又回洛陽去了!
主打一個靈活走位。
周飛也是最近學了很多曆史才知道一些細節的,他對這些細節是相信的,判斷99的可能是真實不虛的。
為什麼?
很簡單,李世民一直以來都是謀定而後動,打任何一次戰爭都是用最小的代價搞定了對手,100贏!
玄武門之變也是一場戰爭,所有的行動肯定是和其它戰爭一模一樣的風格,所以看曆史書,李世民是弱勢,他被迫反擊的的印象是不對的,這壓根不是李世民的風格。
弱勢,所以被迫反擊,不過是李世民登基之後的春秋筆法罷了。
“我剛說了,我理解秦王!”
周飛點了點頭,再次說了一遍剛才的話,然後笑著回到了他的第一個問題:“秦王登基之後,大唐發展的很好,曆史評價你在位的這段時間開創了貞觀之治,為大唐後續的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諡號為文,太宗文皇帝!”
喜歡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請大家收藏: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