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陛下登基,宜大赦天下,彰顯陛下恩德……”
李世民坐在了龍椅之上,頭戴冕旒,簡單的講了一句話後,便點頭示意了一下,然後下麵立即就有官員拿著笏走出來說道。
李世民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周飛,然後看向群臣,笑問道:“各位都議一議,該不該大赦天下啊?”
這個時候,李淵已經退場了,直接回了他的宮殿飲酒作樂,和美人嬉戲。
大唐都不是他的大唐了,坐在那個位置上、或者坐在朝堂看李世民怎麼處理政務,那有什麼意思呢?
不僅沒意思,而且還心塞,乾脆眼不見心不煩。
“附議!”
“附議!”
……
其它的官員,有一個算一個,紛紛拍打著手中的笏,說出了讚同的意見,哪怕是以“懟”李世民青史留名的魏征。
周飛坐在位置上,一邊擼著小奶狗,一邊吃著麵前桌子上的大唐零食,挨個的打量眼前的這一群大唐賢臣,尤其是在那個黑瘦的魏征,看著平平無奇的,沒什麼特殊的。
“看來魏征果然和許多人的猜測一樣,是一個聰明人,不是一個隻知道頂撞李世民的臣子,知道在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
周飛看見魏征對於他的出現、對於大赦天下這事都沒有發表意見,心中不由得暗暗想道,這也符合他的認知,符合現實的邏輯。
現實的邏輯,李世民畢竟是皇帝,大唐的皇帝。
作為九五之尊,作為大唐乃至整個中國曆史最厲害的皇帝,李世民在權衡問題的時候往往是從李家、從唐朝的角度出發,他絕對是不會容忍一個事事和自己唱反調的魏征,他隻會容忍一個能夠幫到自己、幫到大唐的直臣!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這件事就……”
李世民見大家都同意大赦天下,一旁的周飛也沒說什麼,立即就決定同意這事,他自己也是同意的。
大赦天下,彰顯新皇帝的恩德,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情,都是慣例了。
而且,他作為剛剛登基稱帝的皇帝,有什麼事情比“大赦天下”更能彰顯他的存在的呢?
一直看戲的周飛舉起了手。
李世民話到嘴邊,見到他把手舉起,立即吞了回去,轉而笑問道:“周先生有意見,儘請直言!”
聽到聲音的文武群臣,齊刷刷的把目光看向了周飛,不知道這個海外歸來的“周先生”有什麼高論?
周飛是實在忍不住了,所以才忍不住舉手表示有話要說。
當然,這也是李世民允許他說,他才會說,否則的話,他也不會說,畢竟這裡是大唐,不是現代,這裡的一切和他無關。
如果李世民不甩他的話,他說了也等於白說。
“天子為何要大赦天下?那些殺人者殺死的人,難道就因為天子登基,白死了嗎?”
周飛問出了內心的疑問,也是最不解的一個問題。
你一個皇帝登基大赦天下,殺人犯都放了,這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