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按照中軸線來建造的,主打一個宏偉壯麗,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
三大殿、後三宮、禦花園都位於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
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貫穿了整座京城。
可以說,整個京城的布局都是沿著中軸線向兩旁展開的。
對稱美、中軸美,在故宮和京城的營造上體現得淋漓儘致,儘顯皇家威儀。再加上紅牆金瓦的配色,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會被震懾到,從身體到心靈。
“的確非同凡響!”
李世民聽著周飛的感歎,下意識的也讚歎了一句。
周飛看了他一眼,能夠看到他臉上震撼、渴望的眼神,沒有一個帝王能夠抗拒這種建築的皇宮!
李世民大唐所在的長安皇宮,也是威嚴氣派的很,但和眼前的故宮相比,還是遜色很多的。
大唐的建築風格和明清兩代、現代的建築風格不同,不夠成熟,而且在建造技藝上也遜色很多,自然是造不出故宮這等建築的。
故宮建築,不僅僅是審美水平的變化,更是建築風格、建築技藝的體現!
好一會,李世民才從眼前的景致中悠然回神。
兩人繼續前行時,李世民問起周飛一個問題:“沒想到當年苦寒之地的燕國國都有朝一日會成為多個朝代的京師之地。隻是,為何元之後,要把國都建在這裡?”
周飛想了想,撓頭道:“這個問題有點複雜啊,你應該比我更清楚才是啊。”
李世民沉默了一會,回憶了一下周飛給他看過的曆史和講解的一些情況,喟然歎道:“我大概明白了。元代定都在此,是它們來自北方草原,此地退可守,進可攻。明代定都於此,想必曆經我大唐之後幾百年的南北分裂,不得不選擇定都於此,以此來彌合南北分裂之勢。至於清朝,清朝的滿人來自關外,定都於此的考量想必和元代是一樣的。”
說到最後,李世民看了一眼周飛:“你們的新中國定都於此,是三個統一天下的朝代都定都於此,百姓都認可了這裡,所以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京師之地。”
周飛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認可道:“你說的有理,我很認同!”
在百姓心中,這裡就是京城,如果不定都在這裡,那還算大一統的朝代嗎?
其它的什麼地理啊、人文啊、經濟啊等等因素,隻不過是輔助罷了,真正的原因還是人心問題!
上承天意,下順民心!
民心認為這裡是京城,是一個大一統朝代的京城,那大一統的朝代也必然是要定都在這裡的。如果定都去了彆的地方,人心浮動是必然的。
“當然,此地地理條件優越也是一大原因。扼守南北,南下中原之地,北靠燕山山脈,北出直抵草原,西倚太行山,易守難攻。”
“另外,此地雖然臨海,但有遼東之地、山東之地拱衛,有海運之便利,無海上之威脅。相較於金陵有長江之威脅,卻是好太多了。”
李世民隨後又說了一些原因,接著感歎道:“時移世易,滄海桑田。曾經的我們麵臨北方草原的威脅,到了你們現代,北方草原威脅沒有了,卻麵臨著來自海上的威脅~”
周飛隨口說道:“外患永遠存在,不會消失,隻會改變,這是矛盾。他曾經說過,矛盾是永遠存在的,一個矛盾克服了,又一個矛盾產生了,一萬年後,人類還會有矛盾。”
李世民沉默了一會,緩緩點頭:“卻是如此!”
景山公園之後,周飛帶著李世民又去逛了天壇、圓明園、頤和園。
天壇和故宮是差不多的,體現的都是封建皇權。
等到了圓明園,周飛也好,李世民也罷,心情都很壞,壞到了極點,臉上寫滿了憤怒。
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如今隻剩下了殘垣斷壁,每一個看到的人仿佛都看了當年的那場熊熊大火,那是一個落後的國家被強盜肆意蹂躪、劫掠的時代,是整個中華民族悲哀的時代!
“落後就要挨打!”
不僅周飛憤憤不平的說出了這句話,旁邊的許多遊客也都憤憤不平的說出了這句話。
李世民隻是看了曆史,不像周飛等後世人感觸那麼深,但也是能感同身受的,魏晉南北朝距離他並沒有多遠,那個混亂的時代同樣是血與火、腐朽與悲哀交織。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自古以來顛不破的道理啊!”
李世民附和了一句。
圓明園之後,頤和園,兩人糟糕的心情終於得到了舒緩。
可惜不是春天,昆明湖沒有開放,不能體驗坐船暢遊的快樂。
即便如此,兩人也遊玩得比較開心,因為可以滑冰!
到了傍晚,周飛帶著李世民去了南鑼鼓巷,這裡是無數四合院小說的老家,傻柱和許大茂兩個相親相愛的人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哦,還有三位道德天尊、一位亡靈法師、一位吸血少婦、一位誅仙劍陣都殺不死的不死棒梗……
南鑼鼓巷肯定不止這一個點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域,包括了幾條街和諸多景點,有好幾位的故居、恭王府、中央戲劇學院、王府井小吃街……等等。
兩人是邊走邊吃,很多小吃都買來嘗嘗。
李世民自是吃得不亦樂乎,周飛同樣吃得不亦樂乎。
“這裡是末代皇後婉容的故居,是一個悲慘的女人,在動蕩的社會下,無法掌握自身的命運,最終毒癮發作身死……”
周飛權當李世民的導遊了,來到一處便介紹一處。
李世民每聽到一樣新鮮的事情,免不了點評一番。對於末代皇後,他自然是免不了又一番點評了:“雖是可憐,卻也可恨!之前你說清末鴉片戰爭,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這婉容既是皇後,哪怕再悲慘,也是沒有百姓悲慘,自是更不應該吸食毒品!”
一聽這話,周飛立即反應了過來,說道:“你說得對,剛才是我說錯話了,想岔了。我現在想起來了,這就是很多權貴,包括很多知識分子的通病:矯情,或者說吃飽了撐的。總是想著過人上人的生活,一旦不如意就抱怨這抱怨那,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們也不想想,這世界上還有太多的老百姓掙紮在死亡的邊緣,為了一口吃的活得還不如牲口。”
喜歡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請大家收藏:()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