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聽這段話,應該是解放軍前期很弱小,和海島奇兵的國黨軍隊相差太大,否則稱不上“懸殊”二字。
但是,隻是打了兩年時間而已,海島奇兵的懸殊優勢就沒了?
這也太廢了吧?
難怪被打敗了!
李世民暗暗想道,也有些不屑,就這種水平,真不敢想象如果領導現在的新中國會是怎樣的差勁,隻怕和滿清有的一拚。
“……因勢利導,把軍事攻勢引向就地殲滅敵人重兵集團的戰略決戰,從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連續組織了震驚世界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個大戰役。這一百四十二個晝夜中,雙方統帥部和各級指揮部所拍發的電碼訊號錯綜交彙,織成一麵無形的網,從大氣層覆蓋下來,於是便注定了中國的山川將會怎樣排列……”
李世民喃喃自語道:“難怪叫大決戰一,原來是三大戰役,另外還有淮海、平津。這殲滅敵人重兵集團的戰略決戰做法,倒是和當年武安君白起的作戰方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隻是,這並非兵家推崇知道,他作為用兵如神之人,應該知曉才對,怎的會采用如此冒險的決戰打法?莫非有另外的變化?”
長孫氏聽到他的聲音,大概明白他所說的是什麼意思。
她雖然沒有親曆過戰爭,但在李世民身上耳濡目染之下,也是通曉兵法的,自然知道曆來戰爭想要追求勝利,首要就是要保證自己不敗,然後不冒奇險。
譬如王翦滅楚、漢高祖劉邦十麵埋伏項羽……
特彆是她的二哥、丈夫李世民,每一次戰爭都是以逸待勞,先觀察形勢,察覺到對己方有利之後才會主動出擊。
像影視劇現在播放的戰略大決戰,這種傾儘一切、做賭博式的戰爭,曆代兵家是很少去乾的。
能做出這種賭博式戰爭的人,往往下場都不怎麼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譬如當年趙國和秦國打長平之戰、苻堅淝水之戰……
成功的例子也是有的,譬如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一戰……等等。
但是,這種例子太少了。
更重要的是,項羽是天生霸主,兵形勢巔峰,正麵交鋒沒人能打得過他,非得十倍兵力趁著項羽眾叛親離之時圍攻才能將他擊敗。
至於韓信,那是兵仙,古往今來就一個!
誰想要用項羽、韓信的例子來激勵自己,然後自己也想去複刻項羽、韓信的成功,隻能說這個人瘋了,趕緊滾蛋,彆出來禍害人了。
“或許,和帝國主義有關吧~”
長孫氏想了想,想到了前麵聽到的一個詞,然後輕聲說道:“周飛不是說鷹醬是世界第一嗎?”
李世民恍然大悟道:“是了,帝國主義的支持!當時的中國,隻考慮國內形勢已經不行了,必須要考慮國外的形勢。戰爭的時機稍縱即逝,他肯定是看到了國外形勢的發展,知道不快點解放全國是不行的,於是不得不發動大決戰!”
他習慣了考慮國內,也是當局者迷了。
現在聽長孫氏提醒,他才明白過來。後世的形勢和大唐的形勢是截然不同的,敵人不僅來自國內,更來自國外,國外的勢力漂洋過來的來乾涉你、打你。
“真難啊!”
李世民不禁歎了口氣,然後臉上流露出了無比欽佩的神情:“但是,即便在這種困難之下,他依然統一了中國,並且把中國建設得如此繁榮昌盛,的確比我厲害多了!”
喜歡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請大家收藏:()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