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敏銳注意到了,但他沒深究,隻念叨著這個職位。
這個職位他是不陌生的,可以說是非常熟悉。
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元帥”,到了大唐更是頻繁使用。
每一次統帥出兵作戰,是皇子的,就封為兵馬元帥。
他李世民就多次以“元帥”的身份出征,西討元帥這些。
李建成曾經擔任過東討元帥。
不是皇子的,哪怕是郡王之類的,也不過是行軍總管。
“現在軍中職位是如何劃分的?”
李世民隨後詢問他道,又補充了一句“在我大唐,首先為十二衛大將軍,其下十二衛將軍、十二衛中郎將、副郎將、折衝都尉、果毅都尉,校尉、對正、火長。對正和火長都是流外,無品級。”
周飛雖然覺得很複雜,不太明白,但他還是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然後回答道“我們現在的設定比較簡單,從高到低是上將軍、中將軍、少將軍、大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建國初期的時候,因為特殊曆史原因,上將之上還有大將、元帥!”
李世民想了想,除了名字不同,較為簡單,層級更多之外,其實沒有太大分彆。
“還有大將啊?”
李世民驚訝了一下,不過並沒有想著複製到大唐去。
軍製和軍銜的變化都是根據時代發展變化的,不能一概而論。
大唐一統四海,震古爍今,說明大唐的軍製和軍銜是符合大唐時期的。
“是的,大將。”
周飛笑了笑,說道“一共十位大將,十位元帥,101排在元帥第三位!”
“什麼?才第三位?”
李世民這下是真的有些驚到了,下意識說道“在大局上,101雖然和他有差距,但領兵作戰方麵,我看剛才的電影,無論是排兵布陣還是剛毅果決、以及對時局、敵情的分析判斷,無人能出其右,102103在他麵前都隻能俯首帖耳聽命,竟然隻排第三?”
“評論軍銜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不一定是領兵作戰。”
周飛微微搖頭,說道“排第一的是五大書記之一,和他一起為軍隊的創建人,雖然作戰次數不多,但卻一直在後方為軍隊建設工作。一支強大的軍隊,能打仗不算什麼,能重建才是真本事!”
李世民愕然了片刻,隨即失笑道“確實如此。”
的確,人們隻看得到帶兵打仗之人的能耐,往往忽視後方建設軍隊之人。
一個高明的將軍、統帥,既要能帶兵打仗,更要能練兵建設。
他李世民就是個既能打又能練還能建的人!
“排第二的呢?”
李世民饒有興趣的繼續問道。
喜歡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請大家收藏:()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