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皇後對於“生產力”、“物資”這些的認識不多,但多年陪伴朱棣的經驗也讓她深切的知道,鐵產量越多,大明國力越強!
洪武一朝,鐵產量一年在一千五百萬斤左右。
分散到每個月,每個區域,其實每個區域每個月的鐵產量是很少的。
但現在,光是金陵一地的鐵產量就達到了每個月五十萬斤,而且還在持續增長當中,這效率比以往直接翻了一倍。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大明的國力得到了恢複,而且還在快速的增強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她,也是認為此時的滅倭軍事行動並不會給大明造成太大的影響。
……
紫禁城內的動靜,外人無從得知。
此時,在金陵,靠近紫禁城的外國使館之中,一間小房間之內,兩個奇裝異服的人正相對而坐,一邊喝著茶,一邊下著棋。
其中一人短發,類似現代人的板寸,身上卻穿著僧服。
另外一人穿著華麗的絲綢衣物,類似明人,但頭上卻是“月代頭”,就是中間剃光頭,兩邊和後腦勺留頭發的那種。
這種發型,一看就知道是倭國人。
對於此時的大明人來說,這種發型的就是倭寇!
不過,在金陵外國使館內居住的,自然不是倭寇了,而是來自倭國的使臣。
穿著僧服的是僧人祖阿,剃著月代頭的是商人肥富,兩人在足利義滿的幕府之內並沒有擔任職務,但確是此次出使大明的倭國使臣。
“大師,你說這次朝貢能否達成我們的目的?”
肥富冥思苦想了一會後,手上落下一子的同時,嘴上同時問起了此次出使的事情。
“雖有阻礙,但問題不大!”
祖阿抬頭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道。
啪!
手上的黑子很快落了下去。
肥富眉毛一揚:“大師所說的阻礙是?”
祖阿隨口回答道:“不服將軍統治的浪人們,他們頻繁襲擾大明海邊,大明朝野上下非常憤怒。料想此次朝貢,大明皇帝會提及此事。將軍要勘合貿易,非得絞殺一批浪人不可!”
“大師高見!”
肥富歎了口氣,隨即眉頭緊皺罵道:“這些浪人死不足惜!”
商人是最懂得趨利避害的,也是最會趨利避害的。
在支持足利義滿壓倒全國各地大名、真正一統倭國之後,肥富就力勸足利義滿和大明展開貿易,最好是定額貿易或者渠道貿易,他掌握一部分份額或者一個渠道。
大明地大物博,隻要能夠和大明展開貿易,作為商人的他自然是能賺到很多錢的。
掌握了份額或者渠道之後,那更是大賺特賺。
所以在“勘合貿易”這件事情上,肥富非常上心。
前些年,建文帝在位,冊封了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貿易還沒來得及談就爆發了靖難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