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四個千古一帝湊不齊一個太子
來到周飛這裡,劉徹的心情是一波三折。
好不容易聽到個好消息,結果馬上就跟著壞消息,真福禍相依!
周飛看了劉備和諸葛亮一眼,兩人都沒什麼反應,隻是把目光看向他,顯然都認為他來說話是最好的。
想想也是,劉備是他後輩,諸葛亮是他後輩的人,說什麼話都不方便。
彆說是禮法大於天的古代封建社會,哪怕是開放的現代社會,在中國,後輩子孫當著父輩祖輩的麵說他們的事情,也是很不妥的。
周飛淡淡一笑,沒有立即解說,而是反問了劉徹一個問題道“你們現在是多少年?”
劉徹愣了一下,不明白他問的這個問題是什麼。
想了想,他才遲疑著回答道“朕剛剛改元元朔。”
“那就是元朔元年了。”
周飛說了一句後,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然後說道“公元前128年!”
劉徹下意識點頭,但很快反應了過來,皺眉問道“這公元紀年是怎麼來的?為何元朔元年是公元前128年?”
他隱隱感覺裡麵大有文章。
周飛不得不佩服這些古代的政治家,很容易就能從年號上聯想到很多事。
說起來,這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特色了,改元!
通過改元彰顯新的存在。
這個要追溯的話,可以追溯到孔夫子身上,名不正言不順。
乾什麼事,中國人都要講究名正言順。
當然,首推要屬周公,是他建立了周禮,之後才有了禮製和名正言順的理念。
年號的變更,很容易讓古人聯想到發生了國家大事。
對於劉徹、李世民這些古代傑出的皇帝、政治家來說,傳統的年號不再,反而變成了奇怪的公元紀年,這裡麵的文章肯定更大,比更改年號要大得多。
“這個你後麵就知道了。”
周飛沒有講這個事,講多了沒意義,而且要講很久,所以很乾脆的跳過這個話題。
他看了一眼最新出來的deepseek上的回答,上麵寫了公元128年發生的事情和前後幾年發生的事情,先是安慰劉徹道“一切還未發生,我接下來說的話你和衛青將軍先彆激動。”
劉徹再次一愣,然後沉著一張臉說道“你說就是。”
衛青也是一愣,沒想到托孤這事還和他有關?
不過,他和劉徹一樣,很快就回答他道“周先生但說無妨,衛青不激動。”
“不激動就好。”
周飛點了點頭,也相信他們,兩個人一個是冷酷的政治機器,一個是胸有激雷而麵色不變的大將軍,情緒管理這一塊肯定是非常強大的。
周飛這才繼續解說道“這個事情說起來有些複雜,我就簡單說吧。”
“你晚年時,太子劉據被人陷害謀反,又被人隔絕了和你見麵,於是為了不重蹈當年扶蘇的覆轍,於是兵行險招起兵進攻未央宮。”
“結果不言而喻,劉據失敗了,他自殺了,你也失去了一個培養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最終,你不得不立了年僅八歲的幼子劉弗陵為太子,讓一直在你身邊服侍的霍光還有另外三人輔政。”
說到後麵,周飛也是生出了些許遺憾的情緒,劉據是真的可惜了。
四個千古一帝,湊不齊一個太子。
這種冷笑話的背後,是血淋淋的殘酷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