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識字,這是所有中國人骨子裡的基因。
哪怕是大字不識一個的鄉下老農,那種街邊的神經不正常的流浪漢,亦或是極其偏遠閉塞的山野之中的野人,也是知道讀書識字的好處了發自內心的想要讀書識字的。
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的傳統,鐫刻在了基因裡麵。
但是,讀書識字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的。
現代人習以為常的讀書識字,放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是非常重大的事情,90以上的人沒辦法讀書識字。
哪怕是寫自己的名字,也是沒多少人可以辦到。
除了師資力量極其薄弱之外,最主要的還是生活條件的艱苦。
在生存都是難題,需要耗費一生的力氣的時候,讀書識字無疑是非常奢侈的。
西北鋼鐵廠的工人們的生存條件要好得多,雖然工作艱苦,薪水極低,但好歹餓不死,還有薪水。
但是,他們讀書識字也是不太可能的,一個是沒人教,第二是學習太貴了。
沒人教,是沒老師,外麵的老師他們請不起,小鬼子自然也是不可能教他們讀書識字。
學習太貴了,是筆和紙太貴了。
但這一次,八路軍幫他們把難題都解決了。
沒人教?
八路軍的人來當老師!
特彆是趙為國等人,他們都是讀了很多書的。其中,大部分年輕人是讀完了中學的時候至少讀了六年的書。
至於趙為國,還有領頭的兩三人,都是大學生了!
趙為國除了忙自己的事情之外,隔三差五還會親自來給他們上課。
沒紙和筆?
沒關係,八路軍提供!
八路軍提供的是粗糙的泛黃的紙,但好歹有紙了。筆是鉛筆,說是用木炭做的,便宜的很,但好歹能寫了。
就這兩條,所有人都被鎮住了。
李有財等人自然更加歡喜,對八路軍是越發的感激起來,每次談天說地都得說上幾句八路軍的好話。
唯一對比充滿了意見,滿肚子牢騷和滿臉憤憤不平的,隻有王有為一個人了。
對於王有為來說,所有人都讀書識字了,那他還有優勢嗎?
沒有了,他僅有的一點念過書的優勢也沒有了。
如此一來,他以前擁有的所有優勢,蕩然無存,結果就是變得和李有財等人一樣了,徹底失去了成為人上人的可能。
不過,對於越發“大氣”的八路軍,王有為沒有任何的牢騷語氣說出口。
整個鋼鐵廠,隻剩下他一個還有“骨氣”,沒有主動投靠八路軍。
這個時候,他彆說說八路軍的壞話了,哪怕是一兩句牢騷,他“相信”立即就會有人找八路軍告密。
所以,他全部憋在了肚子裡,隻是想著:“等著吧,看你們能囂張到幾時!”
……
王有為的怨懟注定要落空了。
西北鋼鐵廠的生產熱火朝天,整理整頓工作持續進行,讀書識字活動進展迅速……
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斷的變好。
工人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臉上的血色也越來越充足了,身體也日漸強壯起來。
一爐又一爐的鋼生產了出來,源源不斷的往外拉走。
王有為看在眼裡,灰暗在心裡。
這種難受的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這一天中午,王有為和其他工人一起中午下班,準備去吃飯。
廠外忽然喧嘩了起來,然後來了一群又一群陌生的人。
廠裡的趙為國等人,以及護衛這裡的戰士班長都迎了出去,大名鼎鼎的獨立旅旅長李雲龍也在外麵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