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帥氣年輕男子拔出了腰間的長刀。
鏘鏘鏘……
在他之後的一隊人馬紛紛拔刀。
”這人是誰?“
周飛躲在一旁觀看,腦子裡則在想這年輕的帥哥是誰。
在李自成的軍隊體係當中,年輕的將領很多,他侄子李過,綽號”一隻虎“;他相見恨晚、最後又因為讒言而把對方殺掉的讀書人李岩……
這些年輕的將領,大都是比較”文明“的,比李自成的其它將領”劉宗敏“、”郝搖旗“、”劉芳亮“等人要文明多了。
劉宗敏、郝搖旗那些人,都是苦命出身,不是打鐵的就是種田的,反正基本上都是乾苦力的,沒讀什麼書,性情暴躁。
走南闖北多年,在生死邊緣徘徊,一朝得勢,心態都容易失衡。
什麼敗壞軍紀,在劉宗敏等人眼裡根本不是事。
李岩、李過這些人,不是地主讀書人就是年紀小,然後長大時有了資本讀書,都是讀書人,相對來說要文明多了。
在他們腦子裡,打天下和治理天下要理想多了,也有軍紀的概念。
周飛對李過了解不多,唯有李岩,他因為看過一本穿越明末造反,招攬李岩為手下的網絡小說,所以對他稍微熟悉,知道他是個偏”理想主義“的人,更是一個有能力的、悲劇的人物。
周飛的猜測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亂軍中有人喊出了對方的名字,放肆的嘲笑道:”李岩,彆人怕你我可不怕你,我們可是劉將軍的部下,玩幾個小娘子算得了什麼?你李岩憑什麼管我們……“
”竟然真是李岩!“
周飛心中一動,情緒頓時複雜了起來,有欣喜,但更多的是惋惜。
欣喜,李岩也是個人才。
惋惜,李岩畢竟偏理想化了,是個”秀才“。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秀才造反成功的,古往今來也就兩個,一個是東漢劉秀,另外一個~
李岩和李自成的相遇,頗有謀臣遇明主的氣象,類比於諸葛亮遇到劉備,張良遇到劉邦。
可惜,他李岩不是張良,不是諸葛亮的李自成也不是劉備,更不是劉邦。
曆史中,李岩協助李自成安定民心,吸引百姓加入,搞宣傳口號很有一套。
闖王仁義之師,不殺不掠;開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等等宣傳口號都是李岩想出來的。
崇禎十三年前,李自成的闖王名號雖然有,但東躲西藏,百姓避之如蛇蠍。
李岩加入之後,搞出了這些宣傳口號,再配合安定民心的舉措,李自成的闖軍很快就發現壯大了起來,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三四年間的功夫就攻陷了大明京師。
擱以前的朝代,到這個時候就是奪得了天下了。
極少有起義軍在奪得了前朝的京師之後還丟掉天下的,那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剛開始就驕橫自大。
可憐李岩沒有真正看清李自成,在攻破大明京師後,李自成立即就態度大變,不再是虛心納諫的領袖了,而是誌得意滿的流寇頭子!
李岩勸諫李自成要嚴肅軍紀,要招撫好大明的文武官員,特彆是要招撫好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結果李自成不僅一改以前對他的信任,根本不予采納,反而對他開始了厭惡。
一片石之戰後了李自成敗退京師,走到河南一地時,因為李岩在軍中搞嚴肅軍紀的事情,和牛金星、劉宗敏等人不合群,結果被牛金星進讒言說他要離開闖軍自立為王。
李自成一聽,這還得了?
很快,李岩被李自成殺死。
這樣一個人,死了可惜,但要讓這樣一個人自立,走出一條新路,那是不可能的。
喜歡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請大家收藏:()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