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牧未料,顧書遠對自己之評價如此之高。
他惶恐至極,心中暗道:這詩,皆是我抄來的啊!
本欲禮貌回絕,然瞧見顧淩軒那滿含懇求的眼神,最終還是應下了。
第二日一早,三人再次來到顧府。
此時,顧書遠早已收拾妥當,甚至還為幾人準備了飯菜。
顧淩軒無精打采的坐在一旁,神色中儘顯無奈。
想來昨晚蘇牧走了以後,又被嘮叨了很久。
……
仁德書院,聽雨閣,場麵熱鬨非凡。
除了一眾先生外,就連書院之中的四位三品修身境的大儒都來了。
分彆是柳鴻風,字逸雲;趙瑞澤,字靈均;孫浩渺,字觀瀾;吳炎彬,字炎之。
其實院長本來也打算過來,但為了應付那位來客,隻得無奈留下。
顧書遠麵帶微笑,向眾人介紹道:“今日實乃有幸,能與諸位一同切磋學問。”
“這位乃是蘇牧小友,其詩才堪稱驚豔絕倫呐!”
柳鴻風捋了捋胡須,說道:
“早聞蘇小友之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凡,你那兩首詩作可謂驚世駭俗啊!”
蘇牧謙遜地拱了拱手:“晚輩才疏學淺,承蒙諸位前輩抬愛。”
趙瑞澤爽朗大笑:
“切莫過度謙遜,此前聽聞你的詩作,意境深邃幽遠,著實令人擊節讚歎。”
孫浩渺滿臉期待,說道:“蘇小友,不知近日可有新的詩作?”
蘇牧心中略生愧疚之意,故而緘默未作回應。
隨即麵露難色,拱手說道:“諸位前輩,晚輩暫且未有新作,實感慚愧。”
眾人皆歎,流露出可惜之色。
但他們也知道作詩並非易事,需靈感突發,妙手偶得。
因此沒有人繼續提及此話題。
吳炎彬隨即道:“詩詞之道,高深莫測,非一時之功。”
“我們不妨探討一番求學問道之艱以及當今學問之精要。”
柳鴻風點頭讚同,說道:
“求學之路,崎嶇坎坷,若無堅定之心,難以有所成。
且如今之學問,涵蓋甚廣,經史子集,各有深意。”
趙瑞澤接著道:
“誠然,求學之路需廣納博學,點滴積累,方可聚沙成塔。”
“諸般學派,觀點猶如繁星璀璨,各異其趣,唯融會貫通,方能有所斬獲。”
孫浩渺感慨道:
“吾等年少時,亦曾在求學之途曆經諸多磨難。
寒冬酷暑,不曾輟讀;風霜雨雪,未敢廢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