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通過內心的感悟和體驗去領悟佛法的真諦。
認為真正的佛法傳承不是通過文字經典的學習,而是師徒之間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方式進行。
其三,“直指人心,頓悟成佛”。
倡導直接探究人的內心,去發現自己的佛性。
在修行方式上,有“頓悟”和“漸悟”之分。
但禪宗更強調“頓悟”,即認為人可以在一瞬間突然領悟到佛法的真諦,實現覺悟。
在信仰方麵,禪宗信仰佛陀,但更側重於對自心自性的信仰和探索。
相信每個人都具有成佛的潛力,隻要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就能實現覺悟。
其修行的最終目標乃是達成解脫生死之境、超越輪回之限,成就無上佛果。
故而禪宗一品之名,即為超脫,可掌握輪回法則,超脫生死。
而密宗則完全不同,其主張“三密相應、即身成佛”。
即修習口密(口誦真言咒語)、身密(手結契印、身體姿勢)和意密(心作觀想)。
通過這三種密法的修行,使自己的身、口、意與佛的身、口、意相應。
從而獲得佛的加持和力量,實現即身成佛。
同時,他們也進行“本尊崇拜”。
修行者會選擇一位特定的佛或菩薩作為自己的本尊,進行深入的信仰和修行。
密宗修行者認為本尊具有強大的力量和智慧。
通過與本尊的相應,可以獲得本尊的加持和護佑,加速修行的進程。
此外,他們更為注重“上師傳承”,認為上師是連接修行者與佛之間的橋梁。
上師具有豐富的修行經驗和知識,能夠給予修行者正確的指導和啟示。
幫助修行者克服修行過程中的困難和障礙。
而在密宗修行途徑之中,達至四品創界,即為上師。
可借助其超凡手段創造的神聖空間引導他人,或進行灌頂與口傳心授。
當然,這隻是四品手段的最基礎的能力。
此法還可以困敵,驅惡,深度冥想與在空間之中大幅度強化自身。
在信仰方麵,密宗信仰大日如來等諸佛菩薩,認為他們具有無量的智慧和力量。
修行者通過對諸佛菩薩的信仰和修行,期望能夠獲得佛的果位,實現解脫和覺悟。
同時,密宗也強調對法的信仰,即對密宗的教義、經典和修行方法的堅定信仰。
也因此,兩宗之間如同那“正一道”與“全真道”一般,存在道統之爭。
不過,這密宗不像“正一道”,他們同樣持戒,故而不被認為是“野路子”。
隻是因為當世君王更為認可禪宗的思想,故而將其認定為三教之一,與儒、道二教一般。
而密宗,則被劃定為了中九流之中的“僧”。
此舉一出,二者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
雖不至於引發生死衝突這般極端的狀況,但彼此之間的摩擦卻從未間斷。
兩宗皆堅定地認為自己才是佛法的正統傳承,誰也不肯退讓半分。
這種僵持不下的局麵,使得他們在涉及佛法真諦的理解、信眾的招攬以及修行資源的獲取等諸多方麵,都毫不妥協,暗中角力。
此時,想必這密宗僧人,便是打算搶那禪宗的“生意”,也來到這嶽麓郡挑選與佛法有緣之人。
喜歡三教九流:農耕道力壓帝王道請大家收藏:三教九流:農耕道力壓帝王道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