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陽光穿破厚重的雲層,慷慨地灑向靖邊郡,照亮京都,普照著整個天禦王朝。
飽經風雨的王朝,終於迎來了新的曙光。
戰火的硝煙緩緩消散,靖邊郡的百姓們眼含熱淚,結束了逃亡生涯。
京都的街道再度熱鬨非凡,修行者的攤位重新出現,商販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孩童們在巷子裡歡快地嬉笑玩耍。
朝堂之上,崇仁帝論功行賞,對在戰爭中表現英勇的將士和修行者們予以重獎。
對於提供了重要情報的蘇牧,崇仁帝賜予了四品護身法寶——瑞雲庇佑珠。
四皇子李逸,因功被封為仁善侯,而其秉持自身意願,拒絕舉行儀式,也免於踏入帝王道。
仁德書院貢獻非凡,被賜予“護國書院”的稱號,穆天明作為院長被封為“聖德鴻儒”,同時賜予重賞。
同時,國子監日後會與仁德書院加強聯係,互通有無。
周雲頔,夏青荷在戰爭中居功至偉。
考慮到隱士道的特殊性,與二品入世的修行需求,他們被封為“濟世雙俠”。
特許其在幫助世人的過程中,有權驅使官府,監察百官,以正朝綱,造福百姓。
同時,崇仁帝製定了一係列全麵且詳儘的新政策。
首先著重開展戰後重建工作,針對靖邊郡北部各縣損毀嚴重的狀況,
調撥充足的物資、派遣眾多能工巧匠,迅速為百姓修建牢固的住所,務必確保流離失所的民眾能夠早日安居樂業。
對於京都經曆的霍亂瘟疫,崇仁帝精心安排專人負責百姓引流工作,全力確保城市的基礎運轉不停擺。
不僅如此,還進一步加強了嚴格的防疫措施,以防疫病再度擴散。
對於數量龐大的敵軍屍體,則必須進行統一且妥善的處理,堅決防止引發大規模瘟疫。
對於那些英勇戰死的將士們,崇仁帝不僅為其家人發放豐厚的撫恤,還安排修建專門的宏偉陵墓。
那些希望將親人送回家鄉安葬的,也給予充分的支持和便利。
並且在京都建立了莊嚴肅穆的英烈祠,以供後人永遠緬懷。
在官員選拔方麵,由於部分官員在戰爭中不幸喪生,務必嚴格按照才能和品德選拔新的官員,以充實各級管理機構。
而孔一,則直接擔任國子監祭酒一職,沒有誰能比二品亞聖更為適合了。
對於李天佑等幾位死亡皇子,崇仁帝精心安排莊重肅穆的葬禮,將他們入安陵。
此外,著手重建被損毀的乾坤宮,待重建完成後,在此處舉行盛大隆重的祈天儀式,祈求天道繼續護佑王朝長治久安、繁榮昌盛。
此外,敵軍超凡者屍體神秘失蹤的情況,令崇仁帝雷霆震怒,下令全力調查。
對擊殺李天佑的李四展開天羅地網般的追捕,並深挖徹查幕後指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