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戰鬥期間,蘇牧並未觀戰,而是在思索著下一場對局的安排。
他已經竭儘所能,結果如何,隻能看台上之人的自身發揮了。
接下來派出文人道七品逸思,獲勝的概率依舊為零。
不過,局麵對自身有利的概率變為了四分之三。
武者道五品禦力,獲勝的概率比四分之一稍高些許。
隱士道四品息心,衙差道三品奪魄,為己方拿下一分的概率分彆變成了二分之一與四分之三。
當下依舊不是動用底牌的時機,而且在敵方盜狂道未出場之前,武者道也不宜出戰。
那麼第二場,己方的出戰人員就需要在隱士道與文人道之間進行考量了。
派出文人道,雖有四分之三的概率能夠占據優勢。
但倘若被器靈預測到,自身獲勝的可能性便會陡然下降。
一旦敵方派出書生道應對,剩下的那三名修行者中,武者道隻有極其微弱的概率能夠戰勝時妖道。
自己幾乎要完全複刻田忌賽馬,才有可能獲勝。
但,這談何容易。
也就是說,這一決策存在的風險實在過大!
若是派出隱士道,一旦對上書生道,自己雖能取得一勝,但卻相當於敵方最弱者與我方第二強者“換命”。
如此一來,武者道的勝率大幅降低。
文人道的勝率原本就是零,自己隻有讓衙差道碰不上全真道才能取勝。
這便需要賭一把,令其第三場出戰,勝率為三分之二。
在敵方全真道第三場不出場的情況下,第四場出戰勝率為二分之一,第五場則為零。
按照概率來看,第三場出戰明顯成功的可能性更高,但敵人也能料到這一點。
蘇牧必須要在第三四場之間做出決斷,風險同樣巨大。
“或許,派出此二人並非明智的選擇。”
他心中低語,若是此刻派出衙差道呢?
敵人大概率不會派出最大的底牌,這一戰幾乎是穩贏的。
若是對上了時妖道,下一場隱士道出戰獲勝的可能性變為三分之二,武者道變為三分之一。
若是對上了盜狂道,下一場隱士道、武者道為己方得分的概率則為三分之一,略高於三分之一。
若是對上了書生道,下一場二者取勝的概率則變為三分之一和接近於零。
這樣的話,這種局麵,同樣不是蘇牧所期望看到的。
不多時,他的眼睛陡然一亮,若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其最為穩妥的決定便是派出書生道。
這三種推斷之中也都存在著一個相似點:
隻要敵方的六品金睛出場,己方的五品禦力獲勝的可能性便會急劇下降。
也就是說,武者道隻有在這一場出戰,才最有可能為自己斬獲一分!
同時,無論書生道對上己方除了武者道之外的任何一人,都會使蘇牧陷入困境之中。
此刻,那密宗僧人落地的聲音響起,蘇牧終於睜開雙眼。
“第一場獲勝了。”
他臉上並未展露興奮的神情,仍舊眉頭緊蹙,沉浸在對局勢的思索之中。
然而,器靈並不打算給他留出時間,通天帷幕再次將雙方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