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從老美考察芯片市場的楚清和梁思雅回來了。
同行的,自然避免不了過來找張良彌補青春的伊萬卡了!
毫無疑問,成立不久的英偉噠以及行業龍頭微軟,在業內頗有名氣的台積點,英特兒這些未來行業的標杆都是幾人關注的對象。
就算是自己的女人,張良也不可能告訴幾人未來的芯片龍頭是英偉噠。
有了對未來的認知,有了”心心相印“這個神奇的養生功法。
張良並沒有什麼經營企業的興趣。
隻不過到了明年底,金融危機發生一年後。
在底部抄一些帶血的籌碼,儘量多掌控一些芯片公司的股份,這才是張良所要重點關注的。
在張良的記憶中,英偉噠會在08年底跌至5美刀左右,甚至在長達五六年的時間裡,都是在十來美刀內徘徊。
直到13年之後,英偉噠的股價才開始徹底的起飛。
這麼長的時間內,足夠張良騰出資金,慢慢吸收英偉噠的股份了。
如果到時候,家裡誰想參與經營,張良也會支持的!
雖然楚清三人不了解張良的真實想法,但是了解到的芯片市場的情況,還是讓張良開了眼界了。
英偉噠於93年成立,一開始碰到的難題和好多創業公司一樣呢,技術是有了,可怎麼做產品、找市場還得讓英偉噠交點學費學學呢。
公司的第一款、第二款產品都失敗了,不過還好,公司很幸運地迎來了一個大客戶:遊戲公司世嘉sega。
但是呢,雙方合作了一年多後,英偉噠的黃人勳驚訝地發現,行業老大微軟已經搞出了indos95的direct3d圖形接口。
英偉噠要是再這麼研發下去,那可就跟技術和市場的大流越跑越偏啦。
不過好在最後,黃人勳及時發現問題並改正,竟然還得到了世嘉的認可,給了錢讓他們接著研發。
英偉噠是做芯片設計的企業,產品要想真正落地,那還得把芯片給造出來才行呀。
找合作公司,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兒嘛。英偉噠的合作對象就是挺有名氣的台積點。
綁定了核心供應商之後,英偉噠的技術實力快速彰顯,1適配微軟、性能超群。
1999年上市,也發布了geforce256,定義了gpu產品。
2000年,收購了當時行業龍頭3dfx的知識產權。
產品大賣、收入大漲、地位提升,股價也隨之飆升。
2001年,英偉噠的收入達到10億美元,並被納入標準普爾500指數。
即使在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破滅時,也依然在2002年1月初,勇闖股價新高,實現兩年15倍。
這個漲幅中,也有和微軟的合作提振。
英偉噠的發展勢頭,自然受到了微軟的關注。
微軟第一代xbox的顯卡,就敲定由英偉達來提供。
原本是英偉噠抱大腿的事情,卻出現了變故。
微軟希望xbox大賣,自然也希望價格低一些。
但當微軟提出降價時,被英偉噠果斷拒絕。
英偉噠認為自己也很難,產品設計難、加工難,良品率不高。
也許是因為前麵的經曆,讓英偉噠意識到“錢在手”的重要性。
總之,就是英偉噠英品性能沒達到微軟預期,但也沒降價。
憋了一肚子氣的微軟,就停掉了和英偉噠的合作。
大客戶就這麼沒了,老黃不為“收入折腰”,但股價卻折到了腳踝。
伴隨著納斯達克指數下行,英偉噠股價從2002年初到十月,一年不到跌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