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妙成立時將駝背的身子挺直了些,與李陽讓出一條路來。
“真君,請!”
“妙成道長,請!”
說罷,兩人便並肩同行,一直進到玉皇觀前院走廊之中。
兩人走後許久,張道元和一眾擁躉麵色無比難看。
他們還從來沒有如此被人全程無視,張道元自矜為當代天師,靈氣複蘇前在寶島就是前呼後擁,靈氣複蘇之後更是尊貴至極,隻有自己無視彆人的份,哪裡如此被人無視對待過?!
“天師,敬明師兄還有敬安師兄……”
旁邊的稍年輕的道人試探出聲道,
他口中的敬明和敬安師兄正是被李陽廢去修為的瘦道人還有飛出去的中年道人。
“哼,兩個眼瞎的蠢貨,惹上麻煩致使本天師和李真君生出嫌隙,帶下去,連夜送回寶島!”
張道元一揮衣袖,麵色難看的同樣走進玉皇觀中。
——
“我這是天生娘胎帶出來的駝背,小時候去過不少大醫院折騰夠嗆也隻是讓駝背減輕一點點……”
“背上的肉鼓包血管汙膿雜亂,除非今生有望得窺先天之境得以理順身體氣血和經脈,否則怕是要背著這個到棺材裡了。”
張妙成看著李陽餘光瞄向自己的駝背,謙然笑道。
或許是因為天生駝背長相鄙陋,張妙成為人處事都有些內斂自卑,在其他人眼中也是性格古怪執拗的牛鼻子。
“理順氣血,通順經脈,未必需要等到先天”
走在玉皇觀建築群長廊上,李陽淡淡笑道,隨後右手翻轉間便多了幾張符籙。
“這是關脈通開符,我新近繪製的,你每七天將一張燒成符灰和水飲下,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或有奇效。”
李陽出品,必屬精品,這是業界公認的,現在白雲山的符籙在外麵富商界已經炒到天價了。
張妙成當即大喜,收下符籙不住道謝。
玉皇觀中建築交錯,為四進前宮後府式古徽派風格建築群,重簷丹楹,彤壁朱扉。
一路穿簷過巷,沿途所見宮觀規模宏大,氣勢非凡。觀內大多也是豫樟成林,蔭翳蔽日,環境甚幽。
路過一處玉皇殿時,李陽不由停住腳步,此殿占地麵積500平方米,為玉皇觀諸殿規模之最,也是目前玉皇殿最高的建築,建築歇山翹角,朱垣碧瓦,雕梁畫棟,氣派恢弘。
讓李陽駐足的不是因為此殿的氣派,而是大殿門戶兩側的廊柱書聯:
【金童玉女侍九龍十二天將揚道法,暮鼓晨鐘震四海九五仙尊布玄機】
對聯是刻在木製廊柱上的,字跡已經模糊的看不清楚,但看著仍舊給人一種飄渺感覺,也不知是哪個朝代留下來的。
“書寫此聯一定是古代的高功大能,修為莫測。”
李陽看著廊柱上的文字,眼中精光閃爍,
“真君好眼力!”
張妙成眉開眼笑,身子也站直了幾分:“根據蘇州地方州誌記載,這是祖天師於東漢成道前所書,距今已經快兩千年了,建國後當地文物局幾次修繕,這才保留下來。”
李陽當即啞然,怪不得這個張妙成笑得如此蕩漾,
祖天師張道陵就是正一天師道的創始人,也是張妙成還有剛剛那個張道元的祖宗,自己剛剛算是不經意間拍了一下這個祖天師馬屁。
“天師道祖庭不是在江西龍虎山嗎?祖天師怎麼會在此留下墨跡?”
張妙成躬身作揖,自豪答道:
“真君有所不知,祖天師一生周遊甚廣,在巴郡江卅,洛陽北邙山,雲錦山,鶴鳴山,嵩山等地都曾靜心冥思,而蘇州黃淮這片區域就是東漢時期的沛國豐邑,也是祖天師出生的地方。”
“原來如此……”
李陽點點頭,於廊柱之下駐足許久,
不過玉皇殿好像也就這個廊柱有點東西,裡麵裝飾雖然古樸肅穆卻瞞不過李陽,都是些假把式。
玉皇殿中聽見外麵聲響,隨後出來幾個道人,有人認出張妙成來,隔著老遠觀察兩人。
“走吧,真君,我們道院的居所在敕書閣,這裡是寶島天師道暫居地方。”
張妙成說著寶島天師道時隱隱有些氣憤,這玉皇殿原本是蘇州道院的地方,是被張道元帶人占了去,他才不得不帶領蘇州道院移步敕書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