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不過我一直以為都是民間逸聞雜談。”
李陽放下手中茶杯,
絕不絕,滅不滅,六十三代有一歇……這句箴言在道門其實流傳很廣,他記得白雲觀前觀主就曾跟小時候李陽談起過。
天師道創立於漢末,由祖天師張道陵創立。其天師道影響力在唐、宋、元、明時期達到頂峰。
在元朝時期天師道權力進一步提升,甚至可以任免南方各地道教事務官員和道觀人員。後明朝朱元璋冊封第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為“真人”,正式確立天師世代掌管全國道教。
一直到清朝,天師道才逐漸衰落,影響力,弟子、受眾人數大幅萎縮。後民國政府廢除了六十二代張元旭的天師稱號,出現頹勢。
所謂的天師並不一定就是光明正大的,李陽清楚,妙成道長口中的第六十三代天師恩溥在曆史上的名聲可不好聽,甚至曾在民國被人打上龍虎山揪了出來顏麵儘失……
所謂的六十三代有一歇說的就是命中注定張家天師之位注定要第六十三代而終。
張妙成繼續說道:
“現在寶島那邊自稱天師的兩人,張道元和張法貞兩位,也不是我們故意刁難,這兩人確實都不夠資格繼承天師。
譬如剛剛真君見過的張道元。他自稱是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之子,但其實隻是繼子,張法貞自稱是32代天師張守真後裔,但他這一係其實早就出了五服……”
“當然,更重要的是,兩邊都拿不出真的‘陽平治都功印’來。”
“陽平治都功印?”李陽有些驚奇,他早就聽說過這個寶印的大名。
相傳東漢時期祖天師除鬼王,太上老君降臨凡間,相贈三寶,分彆是“正一盟威符籙”、“斬邪雌雄劍”和“陽平治都功印”。
“沒錯,陽平治都功印一直都是曆代天師傳承物證,兩人都沒有寶印,說明六十三代張恩溥天師沒有將寶印傳給他們,或者說在運送往寶島的途中丟失了。”
言及此處,張妙成的駝背好像更加嚴重了些:
“絕不絕,滅不滅,六十三代有一歇……也是天意如此,太極八卦共八八六十四爻,窮儘周天造化,祖天師老人家不敢讓天師在人間自然傳一個圓滿,於是就到六十三代為止,不傳了也說得過去。”
“道長倒是豁達。”
李陽輕笑一聲,從椅子上站起身來,走在閣樓走廊上靠著扶梯觀看下麵忙碌的道院弟子。
想起藍鳥誌願團在車上的吐槽,李陽微微皺起眉頭:“黃淮災區應該是蘇州道院的負責區域,不過你們道院出力好像不多?”
張妙成同樣跟了出來,瘦矮的身子站在李陽旁邊:
“妙法師兄在的時候不是這樣的,早在山洪爆發開始,師兄就帶領道院道長到了玉皇觀,出力很多,那個張道元剛開始是說遠道而來相助兄弟支脈,官方同意之後就帶人乘機從寶島趕來這裡。”
“但是來了之後,這個張道元幫忙救災倒是沒怎麼出力,反而熱衷於向道院弟子科普所謂的天地正宗,天師禮法,在蘇州道院和災區日日演講,日日法壇,抽調了我們大量人手。”
“尤其是妙法師兄失蹤之後,更是想直接接管大陸天師府和蘇州道院事務,雖然被幾位道長製止,但也嚴重乾擾了我們的救災進度。”
李陽點點頭,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