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是可以做到。
不過彆忘了剛才那個故事裡,詩雲可是消耗了整個太陽係裡的物質才能夠儲存下所有詩集的。
術是由炁不同運行方式產生的。
所有炁運行方式窮舉出來。
凡人的大腦和靈魂,根本不可能承受住如此龐大的數據。”
白墨說到這裡,想到了一種解決方案。
不過他還沒繼續說,魏淑芬那邊就有了同樣的想法。
“腦子是記不下,可為什麼要記下呢?
像我們之前進的那個內景一樣。
我又不可能記下和知道所有時間分叉的發展結果,也不需要知道。
我隻要查到我需要的不就行了麼?”
魏淑芬一臉天真地眨著眼。
田小蝶聽到魏淑芬的話若有所思。
白墨卻僅僅隻是對魏淑芬笑了笑。
因為他也是這麼想的。
按照“文章本天成”的理論,所有的術,也早已都存在。
隻待有心人“悟出”,發現它們,便算創始人。
想要掌握所有的術做不到,那如果僅僅隻是像白墨給魏淑芬那樣,給了一個“搜索引擎”呢?
在魏淑芬掌握白墨給她的“時間線搜索引擎”的時候,她對於一般人來說,就已經是絕對的先知了。
因為任何關於過去未來的事情,她都能在“搜索”後知曉答案。
但同樣,她本身在得到問題前是不知曉答案的,也就不需要儲存無數答案的硬件。
就像是如今如果有人想要將互聯網上的一切內容和數據,下載到本地儲存下來,那需要的內存是不可估量的。
那麼,不論張懷義悟出的“術之儘頭”是什麼,現在白墨一行人正在討論的“術之儘頭”,無非就是一個術方麵的“搜索引擎”。
聽著簡單,但關鍵還在於如何構架出來,以及最核心的。
——如何“聯網”。
這涉及的完全都是術士的所學內容。
張懷義、張之維、張靜清都不是術士。
可以猜到,張懷義如果真是這麼悟出炁體源流的,少不了田小蝶、穀畸亭、周聖這幾個術士給予的知識和想法。
所以三十六賊說是互相成就,也沒什麼問題。
諸葛青曾說過,術士是異人中最接近萬物真相的群體。
這話本質上沒什麼問題。
為什麼趙念這個高材生程序員能夠自學成才,進入內景?
就是因為術士與程序員殊途同歸。
一個是掌握電子世界的程序語言、運行規律。
一個是掌握世間天道的。
“要是我能抵達術之儘頭就好了。”
田小蝶感慨了一句。
自從見了白墨這個能夠穿梭時間來到這個時代,還能在內景中肆意查看過去未來的人後,大家的眼界都放寬了許多。
“你的追求就這樣嗎?”
白墨開口。
“嗯?這樣還不夠嗎?”
田小蝶不解,“我完全看不到儘頭在哪呀。”
“宇宙的終極答案是42,可問題是什麼?
到了術之儘頭,也不代表所有術儘在掌握。
你想要借此搜尋,前提是必須先有一個目標和問題。
況且,就算抵達了術之儘頭,卻也不代表到了‘道之儘頭’。
所謂術之儘頭,就像是一個人掌握了碳元素的所有變化。
他能將煤炭變成鑽石。
可這就代表他已經掌握世間萬物了嗎?
其他元素呢?
更小粒子的排列組合呢?”
白墨一番話,其中一半詞田小蝶都聽不懂。
不過意思是都領會到了。
的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