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墨一行人在左若童的帶領下,來到了三一工廠的休息室。
一路上左若童很是感慨。
因為要隱藏,不能對外乾涉,左若童這些年能做的隻有學習。
尤其是當初在白墨一行人拜訪三一門的時候,左若童清楚的認知到這個世界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同類型的東西必然會殊途同歸。
就像想要在術士方麵有所成就,學習數學、基礎物理,研究天文地理等等,都會有所裨益。
比如雙全手想要正常使用,都需要學習醫學方麵的知識。
想要進階,那更是需要拓展,去學習人體、生物方麵的內容。
同理,逆生三重也是這樣。
並且有個很反直覺的東西。
逆生三重和雙全手在受傷到恢複的過程看著很相似,原理卻完全不同。
恢複的原理完全不同,但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卻又幾乎一致。
都是要了解人體,其他的生物,以及整體的演化過程。
左若童自認逆生已經是一條能夠看到終點的路,通天的路的確不應該有儘頭,逆生隻能作為拐棍。
既然已經確定有終點了,左若童就將平時研究逆生、閉關的經曆全部轉移到了學習其他知識上麵。
早期的時候,想要獲得相關方麵的知識比較困難。
首先要確保三一工廠不暴露,其次才能去嘗試購買一些書籍。
“天下英傑真的如同過江之鯽啊。
那些人的才情和天資,完全不輸給任何一個我所見過的天驕。
非要說的話,他們可能隻是天賦不夠,無法修煉。
亦或是他們根本不屑修煉一途……”
回想起當初看的那些書籍,裡麵那些發現研究出各種定理的普通人,左若童不由感慨。
左若童見過修煉一途裡最有天賦的天之驕子,那必然就是龍虎山張之維了。
隻是左若童這話,卻讓白墨不禁笑了:“左門長,不要怪我冒犯,其實你才是‘來者’。”
不應該是左若童評價他們,而應該是那些人如果看到左若童能夠有現在的成功,也會稱讚一句才對。
“也是。”
左若童點了點頭。
這些年他已經明白了為什麼在近代短短幾百年的發展比過去幾千年都快。
永遠不要滿足於世界的表麵,要勇於探索未知的可能。
一切事物都不要“將就”,一定要想方設法去探尋其原理,就算當下不能找到,也能為後人留下道路。
那些人一個個都相當於是開宗立派、開發出新功法的祖師。
就算有站在他人肩膀上的,那也就像是曾經當過和尚的張三豐一樣,也走出了新的道路。
而他們這些隻會學習前人功法,甚至都無法將前人功法修煉到極致的人,其實就是些普普通通的大學生罷了。
他左若童,之前能夠做到為三一門改良一下功法,那算是踏入研究生的行列了。
而現在?
左若童覺得自己比起那些人還是差了不少。
主要還是因為三一工廠閉門造車,終究是束手束腳的。
左若童先跟白墨講述了一下他的靈感來源。
他最初的靈感不是來源於生物學、醫學,而是來自於一本書上的一個科普小知識。
那本書告訴了左若童最低溫度的絕對零度的概念,以及理論上最高溫度的普朗克溫度。
人平時所處的溫度離普朗克溫度遙不可及,但離絕對零度卻十分“接近”。
絕對零度隻是273.15攝氏度,而普朗克溫度卻是14……後麵跟32個0,這還隻是理論上的最高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