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墨之前跟任菲提及過“氣功熱”。
在這個世界,因為哪都通的存在,刻意封鎖消息,所以並沒有出現過這段事件。
但現在隨著唐門電影的播出,以及各種消息在網上傳播,已經隱隱有了前世那種“氣功熱”的跡象。
區彆隻在於在這個世界,炁是真實客觀存在的。
可以說,發展的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不少。
現在碧遊村分為兩類人,科研人員和宣發人員。
追求道、追求科學的,都屬於第一類。
不論是異人學習高深的科學知識,亦或是科學家了解炁的各種性質,都可以相互印證。
原本三一工廠的,碧遊村的,都可以按照這兩種進行分類。
宣發部門的工作還是很有意思的。
當然,對於科研部門來說,他們能進行自己想要的研究,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知識,也是十分輕鬆快樂的。
不論是科研還是修煉,怕的不是難,而是沒有正反饋。
隻要有正反饋,就能繼續下去。
同樣,這兩者最怕的是什麼?
是走錯道路。
就像曾經的左若童,就以為自己是走錯了路。
作為先驅者,沒有前人經驗的情況下,所要承擔的壓力是巨大的。
想當初,地球另一端的國度選擇研發核武,其所要麵對的阻力也是巨大的。
因為那時候根本無法確定研究核武能否成功,成功了又是否使用。
簡單的說,就是無法確定這條路是不是正確的。
而作為效法者,在先驅者成功後進行模仿,所需要做的隻是學習,這其中完全不需要承擔這種可能會走錯路的壓力。
但同樣,也失去了機遇。
先驅者承擔巨大的風險,但也同樣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先驅者就是最先拿起餐巾的人,後來者看似更容易,隻需要依葫蘆畫瓢,但實際上卻都已經失去了主動權。
如今異人方麵就是在隱性競爭這個先驅者的地位。
之前哪都通選擇主動放棄,就是寧肯不要利益,也不想有風險。
當然,以哪都通那幾位的眼界,大概率可能根本沒有想到這一層。
總之,現在的研究比起核武的那塊餐巾來說,機遇遠大於風險。
比起大把需要“發明”的東西,更多的其實隻需要去“發現”。
就比如田小蝶。
在這幾天了解了左若童的“凍結長生法”後,也有了一個想法。
左若童的方式是他用逆生引申出來的,與傳統的修煉方式是相反的。
那麼,按照傳統的方式應該是怎麼樣呢?
傳統講究的無非是天人合一那一套。
那“天”與“人”怎麼合一?
這兩個完全不相關的東西,怎麼產生關聯?
其實很簡單,就是炁。
天人合一的“天”指的是自然,而自然中的炁,最為凸顯的,就是他們不久前才剛剛見識過的——炁局。
尤其是穀畸亭還特地講解過。
說過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