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主宰這個世界的總是這些隻知道創造紛爭和痛苦的人?”
埃麗卡·華金納在一旁靠著翻譯器聽懂了白墨的話,不由感慨了一聲。
她的能力【天國】和【地獄】,其中地獄算是一種能力,但天國卻是一種傳承。
是她原本所屬勢力的傳承。
就像是天師府的天師度一樣的傳承。
隻是這天國與信教之人所幻想的天國有本質上的區彆。
或者說,埃麗卡的天國,才是真正“原版”的天國。
天國中什麼都沒有。
沒有疼痛,也沒有快樂,沒有任何感覺。
信教之人幻想的天國,則是有各種滿足欲望的東西,這反而是說明了他們“上不了天國”。
就像早期的天使形象其實非常抽象。
甚至說可以嚇得小孩子睡不著覺。
說法是天使長得可怕是用來嚇走惡魔的,而惡魔才是長得美貌俊秀的。
後期修改,大概是為了考慮方便傳教。
同樣,對於天國的定義,也不斷的發生著改變。
滿足欲望才是普通人所想的。
在活著的時候奉獻,死了後上天堂享受,這是一種先苦後甜的美好幻想。
其他宗教其實也都有類似的說法。
什麼行善積德,轉世輪回到富人家裡。
其實都是放屁幻想。
轉世輪回到富人家裡,然後去壓迫和自己前世一樣的窮人?
上天堂享受,那不就跟網上某個拳師博主說的“全女小區”一樣嗎?
說要保安、保姆、保潔什麼的都是女的。
你上天堂享受了,那麼天堂裡誰來服務你呢?
所以,埃麗卡·華金納的天國,才是真正合理的“天國”。
她的上一任傳承者,或者說師父曾經跟她說過,她們雖然創造出了天國,卻不配居住在天國之中。
她們在天國中每一分一秒都是煎熬。
隻有真正放鬆心靈,無所欲求的人,才是夠資格居住在天國的人。
在原著中,埃麗卡是遇到了馮寶寶,才回憶起了過去,有了這個感慨。
而現在,埃麗卡則是聽了白墨對世界的描述,提前感歎了。
可以看出,就算除了納森王,這些納森衛的見識也僅停留在修煉和信仰上麵。
對於宏觀局勢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讓他們執掌納森島的事務,那就相當於讓左若童去當外交官一樣。
“你們吃過烤肉嗎?”
白墨忽然話題一轉,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當然吃過,怎麼了?”
納森王疑惑。
“它們也是這麼想的。”
“……”
納森王被這話弄的一時間無話可說。
納森島真就是砧板上的魚肉嗎?
仔細一想,好像真沒什麼問題。
如果沒有選擇和白墨這邊結盟,那麼他們的結局會是什麼?
以利亞大概率還是會選擇答應貝希摩斯的要求,隻是那時候,以利亞不會把事情告訴任何人。
所有人都會被蒙在鼓裡。
直到納森的毀滅降臨。
他們真的能夠守護住納森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