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是陶桃跟白墨說的。
其實她的真實目的是讓唐妙興徹底放下這個想法,不要再在讓她繼任掌門之位上多費心思,來煩她了。
計劃通~
自從陶桃來了這麼一出後,唐妙興是真的不敢再有這方麵的想法了。
除了陶桃外,也有一部分唐門弟子在對唐門的態度上和她差不多。
屬於那種——唐門要是有危機、生死存亡了,那麼他們會責無旁貸地站出來,扛起擔子。
但如果唐門穩固發展,有沒有他們沒什麼區彆,讓他們站出來隻是錦上添花,那他們就會開始擺爛、無所謂。
陶桃是其中佼佼者。
實力最強,天賦最好,也是最擺爛的那個。
其他人的話,有陶桃在還不明顯。
陶桃跑到碧遊村後,再加上唐妙興將目光從陶桃身上轉移後,就發現了問題。
原來還有無數個小“陶桃”。
彆的不說,就他的孫女唐婷婷,想讓她為唐門崛起而奮鬥,那是癡心妄想。
隻不過說句不好聽的,就算他孫女唐婷婷努力了,也改變不了什麼,所以唐妙興之前並沒有在意。
也是因為他不怎麼關注孫女,才導致唐婷婷性格有些大小姐。
現在唐妙興宏觀的目光收回來了,開始關注身邊的細節了,才發現了這些問題。
好在現在唐門發展很順利,不需要多麼有天賦、有才能的人掌舵。
唐妙興反而感覺這才是真正美好的時代。
蘇秦曾經說過,若我有洛陽二頃良田,安能配六國相印?
能讓人不用為了生存而拚命的時代,這不就是老門長唐炳文所期待的太平盛世嗎?
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
因為生存的威脅迸發出的火花的確亮麗,但這種走鋼絲的進步就像是在賭基因突變一樣。
過去了,那就算是越過一個坎,鯉魚躍龍門。
沒過去,那就是直接墜入深淵。
這其實就是白墨一直以來的主張。
吸取教訓,一次就夠了。
彆一直等到“最危險的時候”了,再想著去團結、力挽狂瀾。
在盛世的時候讓願意發展的人儘可能發揮他們的能力。
而這裡“擺爛的人”,指的不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人。
像白墨,也算是正在擺爛。
高鈺珊也算是。
所謂擺爛,到現在已經不是負麵詞彙了,本質上就是做著低於自己能力和天賦的事情。
相反,在那裡批判擺爛的,想讓人開卷、歌頌苦難的,才是負麵的。
因為那些批判擺爛的人,他們批判的所謂“底層”人,其實都在創造價值。
中低層不創造價值,根本無法生存。
反而是那些批判擺爛的人,他們才是他們口中真正的“擺爛”者。
不創造價值,隻負責錯誤地分配、侵占、銷毀價值。
還和楊廣一樣,自以為自己創造了無數價值,說什麼“百姓為什麼造反,是朕給他們飯吃”。
不明白正是千千萬萬“擺爛”的百姓,養活了他們這些真正擺爛的人。
所以唐妙興對於唐門內部這些“擺爛”的弟子,並不感覺生氣惱怒和擔憂。
風口在這裡,豬都能起飛。
唐門現在就屬於站在了最大的風口。
完全不需要擔心人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