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青那個哭的跟個間諜似的前女友並沒有人在意,隻是一個小插曲。
真正的大事件,還是“白虹貫日”、“彗星襲月”。
這是在新時代互聯網時期,最為震撼和具有積極意義的一次刺殺。
用白虹貫日和彗星襲月來類比,其實反而是貶低了那位刺客。
不論是專諸、聶政還是荊軻,亦或是一槍爆頭美樂宗的狙擊手,本質上都隻是貴族之間的內鬥罷了。
可能他們名義上會說著什麼為了天下蒼生,為了正義,但實際上就是為了貴族或者個人的利益。
而這位刺客則和曆史上那些有名的刺客完全相反。
雖是報私仇,但帶來的影響卻是正麵的。
甚至明明是報私仇,卻反而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憤怒。
他不效忠於任何人,不是為了什麼“士為知己者死”。
他也能坦然地承認,他刺殺就是為了報私仇。
一個多次當眾宣傳某教,影響巨大,害的他家破人亡的他,他就是為了這個,才選擇成為星星。
這次事件對於全世界來說,都相當於是一次“刹車”。
讓很多人冷靜了下來。aga,讓國家再次偉大。
其實就是想回到當初那個一個人工作就能養活一家人外加一條狗的“黃金時代”。
但不論他們演講裡再怎麼吹噓,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黃金時代最關鍵的節點就在於冷戰,美蘇爭霸將全世界都綁在了炸藥桶上,卻間接導致了經濟科技人文各方麵的飛速發展。
同樣,這次刺殺對於世界上很多人來說,就是一件小事。
但這件事,會像一根釘子一樣,釘在他們的心頭,在他們企圖下某些決定的時候,提醒他們一句——“人被殺,就會死”。
同時,這件事也可以間接的讓一些人原形畢露。
對於站在人民與國家一邊的人來說,這件事對於他們來說是一次鼓舞,是值得津津樂道的事情。
而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看到這首相慘死,就好像看到了自己以後的結局一樣。
這些人會避之不談,甚至看到其他人提及,都會著急,然後用著各種冠冕堂皇地理由去讓其他人住嘴。
生怕這種事情以後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這件事情對於國內來說,其實除了可能情緒高漲一小段時間,並不會立馬產生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真正有影響的,還是瀛國內部本身。
這件事情一出,石川信那邊立馬就坐不住了。
石川信直接將魚龍會在納森島上的剩餘勢力全部交付給柳生愛子管理,自己則是帶著兒子石川堅,以及宇多田林檎返回了瀛國國內。
右翼的主要魁首被刺殺,而且還不是政敵或者外國勢力的刺殺,是真正的代表人民的刺殺。
這種情況對於右翼聲望的打擊是巨大的,正好是石川信他們這一係列左翼反擊的機會。
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他們那邊的人已經開始嘗試保下那位刺客,並且為其辯護了。
比如經過他們檢查發現,首相並非是被槍擊直接殺死的,而是在槍擊後被瘋狂按壓胸口做心肺複蘇,導致大量出血才嗝屁的。
本來左翼被認為是“保守派”,在年輕人中並不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