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信這次主動接受采訪的發言天衣無縫。
可以看得出,石川信放棄了劍道之後,在其他方麵的確是有所深造了。
作為準備繼承父親意誌,也放棄劍道棄武從文的石川堅,在采訪的時候站在一旁,認真地聽著父親的每一次應對。
在回去的路途上,石川堅才開口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石川信則是耐心地給兒子解釋著。
就比如石川堅很是不解,為什麼父親要主動幫著掩蓋和轉移話題,就是不提及那個國際對於這次事件的影響?
的確,他們魚龍會目前和那邊是盟友。
但石川信也說過,盟友最重要的不是情感,而是利益。
按照利益的角度,應該客觀地承認相關事實,然後再為對方說幾句話辯解一下就行。
這樣一來,既有了情分,又可以拉對方上同一艘戰船。
因為是客觀陳述事實,所以這並不存在背刺盟友的嫌疑。
而現在像石川信一樣,似乎有些太過頭了。
與其說是盟友,倒不如說像是在侍奉主家了。
石川信聽到兒子能提出這麼多問題很是欣慰。
這說明他的確在努力思考了。
“堅,你忽略了一件事情,那並不是一個純粹隻考慮利益的群體。
作為政治生物,把彆人也看做是政治生物是大忌。
我們的那些對手是怎麼看待過去曆史的?
他們把那段曆史修改,自認是受害者,讓不少願意捂住耳朵蒙住眼睛的年輕人選擇了相信。
但那個國度在對待曆史,對待過去的悲劇,是怎麼描述的?他們是怎麼認為的?
一句話就能概括。
落後就要挨打。
這是他們總結出來的理由。
這就是差距。
作為加害者,受到了懲戒,都因為懲戒而感到恐懼,想要修改過去,避之不提。
而作為受害者,竟然能做到毫不避諱,坦而言之,甚至當做教訓教育後人……”
“落後就要挨打?他們是受害者,為什麼還要反思自己,這未免也……”
石川堅站在客觀的角度上,設身處地的想了一下,覺得有些接受不了。
“是不是覺得有些懦弱的感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落後就要挨打這個道理,那個國度下到小孩,上到老人都明白。
也的確是有反思的意思在裡麵。
但這個反思是為了進步,是為了不被束縛,不再閉關鎖國。”
說到閉關鎖國,石川信微微一歎。
這可不是哪一邊的專屬。
在明治維新之前,他們這裡也是一樣的。
最後被黑船事件打開了國門。
“堅,你就沒發現‘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還有一個極其恐怖的潛台詞嗎?”
“啊?”
“這句話站在不同的角度,有著完全不同的含義。
當一個落後的人說‘落後就要挨打’時,那麼他是為了奮發圖強,激勵自己。
當一個正在發展進步的人說‘落後就要挨打’,那麼他是為了反思過去,堅定信念。
那麼當一個遙遙領先、鶴立雞群的人說‘落後就要挨打’,那麼他是為了什麼?”
石川信一臉認真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