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仰光血戰_抗日之火力不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6章 仰光血戰(1 / 1)

仰光位於緬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下遊的三角洲上,距安達曼海僅35公裡。城市呈矩形,麵積約350平方公裡,舊城建在一條山梁上,有不少橋梁,城市被限製在河流環繞地區內。

祁連山的防禦體係,就是圍繞橋梁來設立的,這家夥要的物資增援全是41公斤的160迫擊炮彈。

這家夥完了,從小的時候看到野火用三顆炮彈乾掉幾百人,他就深深迷戀上了那種“轟”的境界。

一個十一歲就開始拿槍的祁連山,既狠,又陰逼,為了追求最大殺傷,他讓部隊沿著橋梁防守這一邊挖掘壕溝。

至於41公斤的重型炮彈,被他安裝在靠近防守這一邊的橋底,為了以防萬一,他還在橋頭地麵部分又埋下了五顆41公斤重型炮彈。

你他娘,沒死在橋上,那就給我死在橋頭,老子倒要看看謝爾曼是不是能遊泳過來?

祁連山到底搞了多少顆重型炮彈,呃。。。他一共讓輕騎兵送來了一千顆。

這貨將仰光城裡城外,所有能過人的地方,都埋滿這種大恐怖。

美軍的增援部隊已經到了城外,五組哲彆已經把他們觀察到的情報彙報給祁連山。

從他們的觀察的結果看來,美軍派來了一個裝甲師,還有大約七千美國步兵和五萬救緬軍步兵。

祁連山指著地圖,說道,“所有人都躲進壕溝,由哲彆用無線電先和他們玩爆破。”

然後,他再次轉身對輕騎兵說道,“起飛十架輕騎兵,一直盤旋在高空,不準低於三千米,帶上炮擊地圖,引導60迫擊炮和引導空軍空襲。”

他身邊輕騎兵不多,現在隻能用來偵察,下一批三千架輕騎兵還要四個小時後才能抵達,現在他們要靠自己手裡的武器來抵禦敵人的圍攻。

美軍裝甲師一抵達,立刻先驅使五萬救緬軍,開始進攻仰光城。

五萬救緬軍,分五路嚎叫著沿著五條路,向城區衝鋒。

這群人叫聲確實很大,郊外的五萬人嚎起來,那聲音就像海潮,連城區裡的守軍都能聽見。

祁連山掏了掏耳朵,說了一句,“吵死了!”

這五萬之眾浩浩蕩蕩地朝著城區的街道口洶湧而來。他們之中,有的人雙手緊握著長槍,那冰冷的槍管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有的人懷揣著一顆手雷,仿佛隨時準備將其投擲出去,炸出一片火光與硝煙;還有的人高高舉起鋒利的長刀,刀刃折射出令人膽寒的光芒。

當他們如潮水般湧入街道口的時候,人群瞬間變得擁擠不堪。人與人之間幾乎沒有一絲縫隙,摩肩接踵,密密麻麻得如同蟻群一般。每個人的臉上都顯露出猙獰扭曲的表情,口中不停地發出陣陣淒厲的嚎叫聲,那聲音響徹雲霄,震耳欲聾。遠遠望去,這支隊伍就好似一群瘋狂的螞蟻雄兵,帶著無儘的殺意和破壞力,感覺確實有點勢不可擋。

就在瘋狂的人潮剛剛衝進街區,才衝進街區一百米左右,街口正中的地麵下,兩顆相距五十米的41公斤炮彈的無線電起爆器,“滴”的一聲,指示燈從綠色,變成了紅色。

先是泥土被衝破地麵直衝高空,紅色和爆炸火光照亮所有密密麻麻,猙獰而又驚恐人群的臉。

然後是巨大的爆炸聲,無數鐵釘和碎瓦片被炸藥巨大的動能,崩飛如同彈片橫掃過血肉。

一根鐵釘連續紮穿三個人體,才停留在一個人的眼睛上,帶起慘叫聲一片。

這一刻,四十米以內全是被爆炸撕碎的人體,殘肢斷臂。

衝擊波猛地擴散,橫掃過人群,將人群的衣物全部崩裂,前麵的人群被震得的全部變成赤身,身上的毛細血管爆裂,血液溢出皮膚,如同血人。

當衝擊波衝散開來,圍繞在兩個爆炸點中心,形成兩個50半徑的環形死亡區域,兩側的房屋都被衝擊波衝飛屋頂,土牆倒塌。

後麵所有的人全部都安靜了,全部都惶惶然,不敢在衝進去街區,前麵站著的血人,現在又是一圈圈的倒下,血液從這些血人的七竅中流出。

最外圈的人還沒有死,他們不斷的掙紮,不斷在地麵上嚎叫,不斷的吐血。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爆炸,其威力之巨令人瞠目結舌。滾滾濃煙直衝天際,火光映紅了半邊天,誰也不清楚究竟有多少無辜生命在這一瞬間被吞噬。然而,可以確定的是,整整五個街區都在爆炸聲中淪為一片廢墟。

原本氣勢洶洶前來營救緬軍的隊伍,此刻卻如同驚弓之鳥一般,被這驚天動地的爆炸嚇得肝膽俱裂。隻見那密密麻麻的人群,如同一群無頭蒼蠅般擁擠在城區入口處,一個個麵如土色,身體瑟瑟發抖,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而在後方督戰的美軍見狀,也是大驚失色。那位指揮官聲嘶力竭地用英文高喊著:“給我逼他們進去!機槍手,瞄準那些膽小鬼,逼他們進去!”他深知此時已經沒有退路可言,如果不能讓這些緬甸人衝入城區,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會是同樣悲慘的命運。因為如今他們已經清楚地了解到,敵人竟然擁有如此可怕的重型地雷。如果不借助這些緬甸人的力量去探路、觸發地雷,或是消耗敵軍的彈藥和精力,那麼下一個倒在血泊中的很可能就是美軍自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