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曆史再次展現了它的韌性。
那個柏林的小胡子,在經曆過46次刺殺之後,終於把自己的幸運全部用完。
一個從蘇聯戰場撤回德國的殘疾老兵,一名德軍狙擊手。在1945年12月25日,德國柏林的一次演講時,用一把德軍狙擊槍,在一千米外的城市水塔上,將會場上激情澎湃,咆哮演講的小胡子,一槍打死。
這個德國老兵,為了準備這次暗殺,他在那個水塔上,計劃了整整兩個月。他甚至以維修的名義,用水泥和磚頭水塔上修建了一個隱蔽層,可以勉強爬進去一個人。
大會開始前,負責檢查的德國黨衛軍,他們爬上水塔,就站在這個老兵的頭頂,走來走去,認真檢查,也沒有發現這個隔層。
子彈從前胸射入,巨大的動能將小胡子的心臟打爆後,再次從後胸飛出,當場就死透了,毫無醫治的可能。
第二天,整個意大利也亂了,大批饑餓的人民,開始衝擊意大利各地的政府,要求停戰!
墨索尼裡下令,調動羅馬城守軍,進行軍事鎮壓,可這就是意大利悲劇的起點。
12月26日夜裡,羅馬人民集會遊行,大量人群衝進軍隊,槍聲響起,羅馬這一夜到處都是血。
這一次鎮壓,導致被槍殺和踩踏而死的人數,超過一萬,這裡麵有很多意大利士兵的家屬。
意大利的軍隊內部暗潮湧動,12月30日,第一支意大利起義軍在那不勒斯開響了第一槍。接下來,整個意大利都亂了,意大利的軍隊開始相互征伐。
與此同時,南斯拉夫,捷克,法國,民族解放力量也同時爆發,駐外德軍被徹底拖入了內亂。
一九四六年一月一日,經年累月的戰爭,饑餓,物資極度匱乏和小胡子的離世,徹底壓倒的德國人民最後的堅忍。動亂開始蔓延向德國本土,饑餓的德國民眾開始在各個城市裡靜坐,各個工廠開始停產,德國的工業生產陷入停頓!
英國,在一九四六年一月,正式和德國,意大利簽署休戰條約,條約約定雙方的海軍和空軍休戰一年。
斯大林無比憤怒,他咆哮道,“蘇聯必須強大,任何盟友都不可靠!”
二月,意大利叛軍俘虜墨索裡尼。德軍進入意大利,開始營救墨索裡尼,並協助平叛。
可這一次的意大利軍隊,卻打的異常頑強。
德軍的後方工業停頓,前方物資補給困難重重,戰爭陷入亞平寧半島的泥灘。
蘇聯人的噴氣式飛機開始大批量參戰,米格15和德國的噴氣式戰鬥機在東歐上空互有勝負。
但這個時候,蘇聯人保家衛國,同心協力的精神,其廣闊的國土,背靠中國工業體係的補給,開始在空中戰場上一點點壓倒德國空軍。
由戈林組建的德國政府,在處理內部事務上,缺乏個人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
德軍本身也開始四分五裂,大量的德國軍隊統領,也開始站出來,呼籲全麵停戰!
德國再次秘密派出外交使團,赴蘇聯討論停戰協議!
西歐,到此時,同時被核戰爭威脅論,大麵積饑餓,治安徹底惡化,政治解體和工業產能停頓,大量的民眾開始厭倦戰爭!
在中國的德意科學家,為了朋友和學生的安全,安排了大量德國和意大利的工程人員和科學家,經由瑞典,向中國進行技術移民。
德國,意大利和瑞典政府,最後秘密和中國通過了一係列科學合作協議,同意了將近兩千七百名科學家的中國移民計劃。
按照協議,這三國的科學家可以在戰爭結束以後,可以自由選擇是留在中國,還是回到歐洲。同時,他們的科學研究,將要和他們本來任職的大學分享。
第一批兩百名核物理和熱動力係統科學家,乘坐瑞典輪船,穿越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終於在一九四六年的三月抵達緬甸皎漂港。
他們在這裡乘坐飛機,直飛合肥,在這裡將組建第一個民用核能研發中心。
沈瑩在合肥接待這群科研人員,給他們的生活做出了最好的安排,各地的科學家小鎮再一次擴建。
沈瑩做出如下安排,
一,我們提供科研助手,跟隨外國科學家從事他們的研究方向,跟隨學習。
二,中外為某些項目,建立專門的研究小組,共享科學成果。例如,核電站。
三,有一些重點項目,隻允許中國本土科學家參與,如火箭,衛星,導彈,電子工業等。但可以向外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所,下發分解開的研發要求。
沈瑩在給中央的電報裡,如此寫到,“很高興!我們能夠接收到如此多的科研人才,這些科學家將幫助我們的大學畢業生快速成長,同時也將加速中國現在的科研項目。我們能夠站在西歐科學家的肩膀上,建立起我們自己的科研團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三月底,雙座型殲11和“蝙蝠”轟炸機同時起飛,巴彥淖爾試飛中心,一片歡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