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方林開著廠裡的運貨卡車,載著劉保國離開燕京。
昨晚,二人商量了大半夜。
決定從近到遠。
先去燕京附近的老少邊窮地區做調研,隨後一點點擴大範圍。
爭取每天走訪一個公社,拿到充足的調研數據。
打壓民營企業,力保國有企業是今年的大方向。
力保國有企業的利益。
不代表讓國企重新回到吃大鍋飯,按部就班搞生產的年代。
限製民營企業進入城市發展,等於國有企業。
“狼”很快就要來了。
壓一壓民營企業的發展勢頭,給國有企業一定時間自謀出路。
能者上庸者下,養活不了大批職工,那就給職工安排停薪留職,放出去自謀生路。
集中人力物力發展優勢項目,做好市場大潮的準備。
下午四點。
卡車開進距離燕京幾十公裡外的鄉下公社。
憑借工作證,介紹信,二人很快見到了公社主任。
得知國有農機大廠,願意分期付款向公社賣車,提供全方位的維修,保養服務。
並且這些服務統統免費,公社幾名負責人大喜過望。
猶如款待上賓一般,準備了豐富的晚餐。
餘下的十幾天,方林和劉保國先後走訪了近十個公社。
收獲的反饋大致相同。
各個公社對於運輸車輛,有著迫切的需求。
“劉廠長,如果你們廠同意我們公社先拿車後給錢,沒說的,我用人格向你保證,每月該給的錢,一分都不會少。”
紅光公社食堂。
公社孫主任喝得麵紅耳赤,不停向劉保國敬酒。
劉保國喝完杯中酒,擺手說道:“孫主任,夠了夠了,明天我們就要回去了,不能再喝了,等到有機會你去燕京出差,我請你喝一頓好的。”
“明天就要走,是不是太急了?”
孫主任打著酒嗝,說道:“要我說,不如多待幾天,看看我們這裡的山山水水。”
“不瞞你說,我們這邊什麼都有,就是沒有車。”
緊接著,孫主任打開話匣子。
紅光公社下轄五個生產大隊,副業搞得紅紅火火。
養豬養雞,種菜栽果樹。
問題是沒有車,再好的東西也賣不上價格。
送到縣裡的收購點,價格壓得特彆低。
城市收購點給的價格倒是高。
問題是蔬菜,水果,肉禽蛋奶這些東西保質期有限。
沒有四個輪子的運輸車輛。
靠小推車,畜力車運輸,運送到城市的商品起碼要爛掉一多半。
劉保國感慨道:“運輸車輛確實是個大問題,孫主任,我進來的時候,看到公社門口停著一輛大解放,這是?”
“嗨,彆提了。”
孫主任斟滿杯中酒,說道:“這輛大解放不是公家的,是個人的。”
“什麼!個人的?!”
劉保國大吃一驚。
據他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