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爹,如果小集體像以前那樣人滿為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反而會影響我大展拳腳。”
計劃不如變化快,方林最開始也沒打算承包小集體。
想的是和林懷民這位“港商”配合,進行借雞生蛋的商業遊戲。
傑瑞的意外出現,打亂了方林的固有安排。
方林索性近水樓台先得月
承包小集體,換一個發展模式
“你說得也有點道理。”
劉保國不難聽出方林的言外之意。
重啟鑼鼓另開張。
以集體承包製的方式,帶領一批人進入小集體。
小集體屬於企業自己開設的生產單位。
內部職工既沒有行政級彆,更沒有任何資金補貼。
如果說部屬企業是親兒子,地方企業是乾兒子。
多如牛毛的小集體企業,就是不受各方待見的私生子。
要啥啥沒有。
單純用來安頓各家企業,無法給予招工名額的子弟和待業人員。
隨著農機廠通過健立寶汽水打開市場銷路。
留在小集體混日子的工廠子弟全部得到正式工名額。
產線擴大,人手自然也要增加一些。
另外十幾個人。
皆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符合正式工招工條件。
做通劉保國這邊的工作,方林與劉保國約定三月份,正式進入小集體,進行承包製經營。
股份集體製企業按照出資比例,劃定集體盈利分配。
同時每年還要向農機廠上交一筆承包費。
這筆錢一毛錢都不能少。
倒不是劉保國不講情麵,這筆錢僅是由農機廠經手,最後要交給直屬部門。
三天後,風雷公司代表抵達燕京。
令方林沒有想到的是,林懷民竟然親自來了。
“我說你膽子真不小,縱使已經改頭換麵,有了一層港城商人的身份,國內人多眼雜,就不怕遇到認識你的人。”
四合院內,方林與林懷民把酒言歡。
林懷民不以為然地說道:“我想我的運氣應該沒這麼倒黴,而且這次的事情事關重大,交給誰我都不放心,思來想去隻能我親自走一趟。”
“萬一派來的人見利忘義,不但會耽誤你的大事,還會影響你和我的關係。”
方林聽後笑了笑。
“你這麼考慮到是也沒錯,這件事情確實容不得任何差池,來,咱們邊喝邊聊。”
去年,林懷民通過陸文秀的關係,堂而皇之地度過出入境口岸。
抵達港城以後,在一名港商的幫助下,搖身一變成了一名港城當地人。
拿著方林給的錢,林懷民迅速在港城站穩腳跟。
租了一間寫字樓辦公室,開設了風雷貿易公司。
對於風雷這個名字,林懷民一開始是不讚同的。
認為公司名字過於張揚,不符合當地人的起名原則。
港城自己的公司起名字,往往會選擇各種代表吉祥,招財進寶的詞彙。
風雷二字,怎麼聽都和招財進寶沾不上邊。
直到林懷民知道風雷二字背後蘊含的意義,最終同意將公司注冊為風雷貿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