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主,人事科今天現場辦公,來多少批多少!”
“您先彆激動,事情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身為負責生產的副廠長,廠裡的局麵和大道理,馬副廠長都明白。
可畢竟是第一次吃螃蟹,該有的小心還是要的。
“老馬,我再給你說件事,聽完以後,你就能明白我和方林的無奈。”
吳勝利和方林單獨聊過幾次。
不得不說。
方林年紀雖然不大,但是看待問題的頭腦和眼光,通通不在部門領導之下。
“你信不信,如果這門生意由咱們廠直接和星條國的沃爾瑪公司對接,用不了多久就會被人搶走。”
馬副廠長表情意外道:“廠長,這不可能吧?”
“沒什麼不可能的。”
吳勝利語氣無奈地告訴馬副廠長,吃大鍋飯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經濟嚴打的寒冬也在逐漸消失。
他這個層級的領導,有資格知道一些尚未宣布的官方消息。
取消計劃統籌,下放更多的權力,削減財政撥款。
一項項針對國有企業的內容,隨時都會頒布。
一旦相關精神和文件正式公開,國企的財政撥款即使沒有全部停止,也會減少一大半。
試問燕京無線電廠離開上級的財政撥款。
這種賣一件賠一件的生意,還能繼續下去嗎?
不儘快想辦法給自己找飯轍。
難道等到鍋和碗全被砸了,餓著肚子出去要飯嗎?
馬副廠長倒吸一口涼氣。
沒想到上級部門的決心會這麼堅決,大幅度減少對下屬企業的財政撥款。
鼓勵企業走出去,自己養活自己。
吳勝利說道:“去年出現的嚴打投機倒把行動,其背後的用意是要力保國企,但是經過一年的觀察和了解,靠外力乾涉是無法讓咱們這些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下,具備和外國企業分庭抗禮的能力。”
“什麼叫摸著石頭過河,你應該也能明白,摔倒了爬起來,換一條路,重新前進就是了。”
“去開會吧,對了,還有一件事情你記一下,劉保國忙著給他乾兒子方林重建新工廠,咱們也要幫幫忙。”
“電子元器件和其他與電子有關的東西,我答應全都包了,明天你派卡車將東西送過去。”
“明白了。”
馬副廠長馬上召開會議。
不管眾人理解還是不理解,都必須嚴格執行廠辦下達的決定。
留下一半產能向部隊提供半導體材料。
另外一半生產能力,全部投入全自動電磁爐方麵。
寧可被上麵和兄弟企業批評不顧大局,也絕對不能延誤交貨。
不但不能延誤,還要提前交貨。
這是板上釘釘的決定,容不得任何人質疑。
吳勝利選擇提前向風雷公司交貨,不單單是要讓外國人看到,夏國企業的生產能力不像他們想的那樣落後。
另外,吳勝利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提前交貨鍛煉隊伍,改變無線電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靠財政撥款和上級任務混日子的僵化心態。
國有企業自謀出路已經成為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