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都是軍工領域的老功臣,老專家,肯定比我更加清楚,空中雷達研究比起傳統的地麵雷達,難度大了無數倍。”
薑大虎露出苦笑,其他人跟著點頭。
說一千道一萬,經費問題才是最頭疼的問題。
夏國不是蘇熊,更不是星條國,沒有花不完的科研經費。
方林見狀進一步說道:“諸位,任何研究的先決條件都是要確保經費順暢。”
“假如我們放棄耗資巨大的理論問題,先從數字計算機,預警雷達發現著手研究,有了突破,還怕沒有資金嗎?”
“隻要每隔一段時間,項目就能取得一些進展,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研究持續下去,不會因為彆的原因而下馬。”
夏國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預警機研究,最終都是因為資金問題下馬。
方林現在不能說得太多。
給出全套的相控陣雷達技術更不是現在。
以他在軍方,在高層眼中的地位,拿出的技術受不受重視姑且不說。
起碼要被調查個底朝天。
慢慢來,想讓項目立起來。
完成計算機與雷達的部分研究,方林這邊的影響力增加到一定程度。
之後。
再向部隊提供全套的現代化預警機技術。
夏國當前的經濟水平,隻能說是逐漸向好。
經曆了第一次預警機研發,上級部門對預警機項目有著九個字的看法。
燒錢多,難題多,風險多。
預警機領域,夏國進行了長達十年的研究,有關預警機原理方麵的字麵資料,整整堆了數個資料庫。
當今的夏國和西方關係緩和。
有無數種渠道可以進一步地了解,西方發達國家的預警機進展。
方林一針見血的金玉良言,正中預警機最大的問題。
資金投入。
原理不難搞清楚。
難的是預警機電子係統,資金保障。
數字計算機更是重中之重。
預警機雷達仿造,更是一座誰都無法跨越的大山。
眾人的情緒比任何時候都要冷靜。
心中分析方林話中的各項言外之意內容。
薑大虎一邊抽著煙,一邊和幾名裝備部大佬討論資金和立項問題。
國產預警機的二次研究。
是否可以與國內的飛機企業結合研究,儘可能地分擔一部分資金壓力。
方林聽了幾耳朵,該發生的事情還是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