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的燭火隨著夜風微微搖曳,映照出殿中眾臣臉上的凝重。武則天坐在龍椅上,目光如鷹隼般銳利地掃視著在場的文武百官。這一場江南肅清行動,不僅是對叛逆之徒的打擊,更是對朝堂上所有心懷異心之人的警告。
“眾卿,肅清行動在即,江南諸家勢力盤根錯節,朕需要你們的全力配合。”武則天的聲音沉穩而冷峻,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打在眾臣心頭。
禮部尚書鄭昭低頭,麵色難掩緊張,自上次朝會被武則天嗬斥後,他便深感惶恐。今日再度聽到肅清江南的計劃,鄭昭內心不由得浮起一絲不安,但他也明白,眼下唯有表忠心才能保全自身。
“陛下明鑒,臣等必定竭儘全力,配合狄中丞和李將軍,肅清江南之地的叛亂勢力,還大唐朗朗乾坤。”鄭昭強忍心中忐忑,拱手表態道。
“很好,鄭卿的態度朕很欣慰。”武則天微微頷首,目光中露出一絲淡淡的冷笑,“眾卿切記,江南之地若有任何不法之徒,皆當斬草除根,絕不姑息!”
大殿內靜得隻聽見燭火燃燒的輕微聲響,所有人都明白,武則天這一番話,不僅是對江南勢力的宣判,也是對朝中所有心懷異心之人的警告。裴炎的倒台已讓他們見識到了這位女皇鐵腕的一麵,而江南肅清更是她對反叛勢力的又一次試探。
與此同時,在江南的吳地,杜軒和他的密探隊伍已經開始了一係列緊密的行動。杜軒與手下密探在江南各地分頭行事,收集那些大族與叛黨之間來往的證據。夜晚的吳地,朦朧的月光灑在平靜的江水上,顯得寧靜而美麗,然而杜軒深知,這片祥和之下隱藏著無法言喻的危險。
杜軒帶領幾名心腹,悄悄潛入了吳家的一座宅邸。這吳家是江南一帶的絲綢世家,表麵看起來不過是普通的商賈之家,但據情報顯示,吳家暗中勾結北地叛黨,甚至有傳聞說他們資助了西域的反叛勢力。
杜軒手勢一揮,示意手下分散行動。宅邸內,幾處角落中亮著幽微的燈光,幾名家仆在打盹。杜軒輕手輕腳地繞過正堂,直奔後院的一間書房。書房的門虛掩著,他輕輕推開,看到書桌上一摞摞的信件。
杜軒取出匕首,小心翼翼地挑開信封,裡麵是幾封用隱晦言辭書寫的書信,內容大多提及貨物運輸和資金往來。杜軒將這些信件一一收好,心中暗想,這些信件若能解密,或許可以找到吳家勾結叛黨的證據。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杜軒立刻將信件塞入懷中,躲入了書櫃後麵。門被推開,一名中年男子步入書房,眉頭緊皺,自言自語道:“這些北地的家夥,怎麼越來越不守規矩,連日期都延遲了。”
杜軒屏息凝神,悄悄探頭,認出這男子正是吳家大管事吳桐。他見吳桐在書桌前坐下,拿起幾封信件翻看,臉色愈發陰沉。杜軒心中暗道,看來這些信件確實不簡單,必須儘快將消息傳回長安。
吳桐翻看了一會兒,忽然將信件重重地拍在桌上,嘴裡嘟囔道:“這些北地的叛黨,仗著有財力支持,竟然敢一再拖延,實在是目中無人!”他越說越氣,臉上的怒意愈加明顯,最終站起身來,快步走出書房,似乎要找人問責。
杜軒等到吳桐的腳步聲漸漸遠去,才小心翼翼地從書櫃後麵出來,擦了擦額角的冷汗。他知道,這次冒險雖有驚無險,但吳家的複雜關係和其中牽涉的勢力遠比他想象的要深。這些信件中若真有確鑿證據,長安的肅清行動或許將變得更加複雜。
杜軒快速整理好思緒,立即離開了宅邸。他沿著小巷,避開所有的守衛和行人,成功與等候在外的手下彙合。幾人不發一言,迅速離開吳地,向著大唐的核心長安而去。一路上,他們不敢有絲毫懈怠,晝夜兼程,隻為了將重要情報儘快送達朝廷。
幾日後,杜軒從吳地傳回的密信送到了長安。太極殿內,武則天再度召集狄仁傑與李牧前來議事。她展開密信,眸中寒光一閃:“吳家果然勾結叛黨,這些罪證足夠他們滿門抄斬!”
狄仁傑微微躬身,沉聲道:“陛下,這些證據足以證實江南大族與叛黨之間的勾連。但臣以為,直接鏟除恐怕會引起江南的動蕩,需循序漸進,先以震懾為主,再逐步收緊,方能穩固局麵。”
武則天沉思片刻,點了點頭:“狄愛卿言之有理。江南之地商貿繁盛,一旦動蕩,必然影響大唐的經濟命脈。但這不代表朕會對他們手軟,朕要他們知道,任何反叛之舉,終將付出代價。”
李牧抱拳道:“陛下,臣願帶兵前往江南,駐紮以鎮壓叛亂之勢。隻要陛下一聲令下,臣定掃清江南的不法之徒。”
武則天頷首,目光中露出堅定:“好,李將軍即刻整軍備戰,待時機成熟,隨時出發江南!狄愛卿,你也繼續追查其他大族的罪證,不放過任何一個有異心之人。”
“臣等遵命!”狄仁傑與李牧齊聲應道,眼中皆是無比的決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