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端坐在書案前,燭光映照在她麵龐上,使她的神情顯得愈加堅毅而沉穩。她的目光投向案上的密報,眉宇間凝聚著濃重的思索。
就在幾日前,邊關傳來了突厥再度集結兵力的消息,似乎有外來勢力暗中推動。突厥人卷土重來,企圖在這個冬季對大唐發起一次新的衝擊。而更令她憂心的,是京城內外潛藏的隱患,這些來自朝廷和江湖的暗流,正伺機而動,威脅著大唐的穩固。
上官婉兒悄聲走進殿中,手持新收到的情報,低聲道:“娘娘,這是最新的密報。京中權貴中,有數人正在暗中與突厥密使聯絡,試圖通過合作來獲取更大的利益。”
武則天眼神一沉,放下手中的筆,冷冷問道:“查清楚他們的身份了嗎?”
上官婉兒點頭道:“目前已有一些線索,其中尤以齊王府為甚,齊王似乎有意利用突厥人的兵力來謀求朝堂更高的地位。他的府內多次與不明身份的外客會麵,其中幾人已經被確認與突厥使團有關。”
武則天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抹寒光:“齊王果然狼子野心,竟妄圖勾結外敵,置大唐百姓於不顧。婉兒,傳朕旨意,命狄仁傑即刻查辦齊王府,但務必要小心行事,不可打草驚蛇。朕要掌握更多的證據,一網打儘那些心懷叵測之徒。”
上官婉兒拱手領命,眼中流露出一絲肅然之色:“婉兒明白,婉兒這就去安排。”
武則天微微頷首,目送婉兒離去,她心中波瀾起伏。齊王的背叛隻是冰山一角,整個朝堂內外,難免還有其他蠢蠢欲動的人心。她知道,穩固大唐江山,不僅需要抵禦外敵的侵擾,還必須肅清內部的腐朽。她要讓每一個試圖動搖大唐根基的人明白,他們的末日即將來臨。
與此同時,齊王府內一片燈火通明。齊王李景然正坐在偏殿中,眼神陰冷地注視著麵前幾名屬下。屬下們拱手立於他的麵前,神情中透出幾分不安。
“主公,突厥方麵傳來消息,他們已經準備好兵力,隻等您一聲令下,便可在邊關發動襲擊。隻要邊關出現混亂,京中的局勢就會對您更為有利。”其中一名屬下低聲稟報道。
李景然冷笑道:“很好,大唐的江山遲早是我的,我不會再甘於在朝堂上看彆人的臉色。突厥人的合作,隻是我們的一步棋。隻要能撼動武則天的權勢,我便能一舉登頂。”
另一名屬下猶豫片刻,低聲道:“主公,若此事敗露,恐怕後果不堪設想,娘娘的手段我們不是沒有見識過,是否再謹慎一些為好?”
李景然聞言,神色驟變,猛地一拍桌案,怒聲道:“膽小怕事者不足與謀!今日我們不動手,明日恐怕連動手的機會都沒有了。武則天此人城府極深,若不能在她穩固朝局之前將她推翻,我們將永無出頭之日!”
屬下們聞聲,紛紛低頭不敢再言。李景然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漆黑的夜空。他的眼中充滿了野心與憎惡,這些年來,他看著武則天一步步從後宮走向朝堂,奪走了屬於李家的權力。他無數次在夢中看到大唐的江山重新回到李氏的掌控之中,而他將是那位君臨天下的王者。
“隻要成功,大唐的未來將重新掌握在李家的手中。你們,都要給我竭儘全力,不得有任何閃失!”李景然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威脅,屬下們再次躬身稱是。
深夜,狄仁傑在大理寺內細細審閱著齊王府的相關線索。他的麵前鋪滿了各類文書,蠟燭燃儘一半,燭淚滴落在案上,散發著微弱的光芒。狄仁傑神情專注,雙眼微眯,仔細梳理著每一個細節。
“齊王府與突厥的來往,竟如此頻繁。看來,這其中的確有著不可告人的圖謀。”狄仁傑沉聲自語,他的手指在文書上劃過,停在幾個人名上。他知道,此事絕非簡單的謀逆,而是一個牽連甚廣的陰謀。
忽然,門外傳來輕微的敲門聲,狄仁傑抬頭,看到門口站著他的助手杜平。杜平拱手道:“大人,按照您的吩咐,我們已經加派人手監視齊王府的動向。同時,有幾名與齊王府來往密切的人被發現正秘密出城,我們是否要派人跟蹤?”
狄仁傑略一沉吟,眼中閃過一絲鋒芒:“齊王府的動向絕不能掉以輕心,立即派精乾的人手跟蹤,務必查清這些人的去向和目的,不可輕舉妄動,若有異動,立刻來報。”
杜平領命離去,狄仁傑的目光重新落回到桌上的密報之上。他深知,齊王的背後必定還有其他勢力在推動,這場陰謀並不止於齊王一人。如今的朝堂,已如一座危機四伏的火山,稍有不慎便會火山噴發,毀滅一切。
“無論如何,我必須阻止他們。大唐不能再承受一次內亂。”狄仁傑握緊了手中的筆,目光堅定不移。
而在邊關的營地中,薛懷義正巡視著士兵們的防務。經過幾夜的鏖戰,士兵們雖然疲憊,但依舊保持著高度的警覺。邊關的寒風呼嘯而過,帶著刺骨的冷意。薛懷義的目光掃過每一個正在堅守崗位的士兵,他的心中充滿了敬意與決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