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外,天光微熹,寒風夾雜著絲絲涼意,卷動著長安街巷中的塵埃與落葉。清晨的薄霧尚未散去,禁軍騎兵已在大理寺門前列隊,長槍森然,盔甲閃爍著冷冷的光芒,將這座威嚴的法司機關襯托得越發肅穆。狄仁傑親自帶隊,目光沉穩而銳利,指揮著大理寺與禁軍將鄭氏一案的犯人押解至此,等待進一步審理。武則天要借此一案敲山震虎,肅清朝堂中的潛在隱患,這讓整個大理寺內外都彌漫著一股緊張而莊嚴的氣氛。
大殿之中,武則天端坐於高位,殿內燭火通明,映照著她那張沉靜如水,卻透著無比威嚴的麵龐。幾位重臣依次立於她麵前,裴炎、張嘉貞、狄仁傑、上官婉兒皆在列。殿內安靜得仿佛可以聽到每個人的呼吸聲,這一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武則天身上,等待著她的決策。
武則天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輕啟朱唇,語氣中帶著一絲寒意:“鄭氏勾結外敵,罪無可赦。今日之審,朕要讓天下人明白,凡是膽敢勾結外敵、危害朝廷者,必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裴炎拱手道:“娘娘英明,鄭氏罪行昭然,必當嚴懲不貸,以正國法。”
狄仁傑則補充道:“娘娘,臣以為,鄭氏之事絕非偶然,朝中與其有來往者,必定不在少數。臣願帶領大理寺徹查此案,將所有牽連之人一並緝拿,決不能讓這股毒瘤繼續危害朝廷。”
武則天微微頷首,目光中閃過一絲淩厲:“不錯,狄卿所言正合朕意。此事不可半途而廢,凡是與鄭氏勾結者,無論其身份地位,必須一查到底。狄仁傑,這件事就交給你,全權負責,務必徹查到底。”
狄仁傑領命,拱手道:“臣必不負娘娘所托,誓將所有亂臣賊子繩之以法。”
武則天目光一轉,看向上官婉兒:“婉兒,你負責協助狄仁傑,將朝中相關的所有情報彙總,務必要確保此次行動的順利進行。”
上官婉兒低頭道:“婉兒謹遵娘娘旨意,必會竭力完成。”
武則天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鄭氏之事隻是冰山一角,這些世家盤踞長安多年,根深蒂固,他們表麵順從,背地裡卻蠢蠢欲動。朕要讓他們明白,大唐江山由朕一人掌控,絕不容許任何人染指!”
張嘉貞上前一步,神情堅定:“娘娘,此次徹查世家,必然觸動他們的利益。臣以為,應當提前加強禁軍防備,防止有不法之徒趁機作亂。”
武則天沉思片刻,隨即冷笑道:“嘉貞所言極是。這些世家勢力雖大,但若敢反抗,朕必以雷霆手段將其碾碎。婉兒,傳朕旨意,加強長安城內各要地的防務,禁軍加派人手巡邏,任何有可疑跡象者,立即緝拿。”
上官婉兒立刻領命,隨即退下去安排防務事宜。武則天的眼神冰冷而決絕,她心中明白,這些盤根錯節的世家勢力如同附骨之疽,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清除,才能確保大唐的安穩。
與此同時,鄭府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朝野上下議論紛紛。那些世家大族中,人人自危,他們深知鄭氏的遭遇絕非偶然,而是武則天向他們發出的嚴厲警告。許多人開始緊張地將與吐蕃的聯係切斷,試圖自保,但也有一些人不甘心就此屈服,暗中聯合起來,企圖反擊。
長安城南的一處隱秘府邸中,幾名世家代表正聚集在一起,氣氛凝重。李家、王家、崔家等幾個大族的族長圍坐在一起,神色各異。李家家主李明成首先開口,打破了沉默:“諸位,鄭家被抄,無異於給我們所有人敲響了警鐘。武則天的手段如此狠厲,若我們再不采取行動,恐怕下一個就輪到我們了。”
王家家主王元慶冷哼一聲,眼中滿是憤怒:“說得沒錯!這位女皇的手段實在太過殘酷,她眼中根本沒有我們這些世家的存在。如果我們坐以待斃,隻有死路一條!”
崔家家主崔彥之則顯得冷靜許多,他低聲道:“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應對?武則天掌握朝政,禁軍又儘在她的控製之下,想要反擊談何容易?”
李明成目光一凝,沉聲道:“崔兄所言極是,但我們也並非全無機會。吐蕃那邊尚未完全退兵,隻要我們暗中聯絡他們,從邊關施壓,武則天必定分身乏術。隻要她的注意力被牽製,我們便可以在長安城內發動起義,逼迫她退位。”
崔彥之眉頭微皺,顯得有些猶豫:“可若是失敗,我們這些世家便真的再無翻身之地了。”
王元慶冷笑道:“崔兄,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死一搏!隻要成功,我們便能恢複往日的榮光,甚至可以扶持一個傀儡皇帝,繼續掌控朝政!”
在場的其他人紛紛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狠色。他們深知,此次反抗的風險極大,但也正如王元慶所言,已經沒有退路。眾人最終達成一致,決定聯手策動此次叛亂。
夜色漸濃,整個長安城似乎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武則天站在承天宮的高台上,俯瞰著腳下的萬家燈火,心中暗自思索。她深知,鄭氏的倒台絕不會讓其他世家就此屈服,相反,很可能會引發他們更為激烈的反撲。然而,武則天並不畏懼,她已經做好了準備,要以鐵腕手段徹底粉碎這些不安定的力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