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第三以下克上乾掉了西部第二,蒂姆鄧肯職業生涯第二次在季後賽裡輸給羅傑。
鄧肯甚至都不記得比賽最後兩分鐘是怎麼度過的,在羅傑隔著他完成扣籃並將分差拉開到13分後,比賽似乎就瞬間快進到了結尾。
比大韓民國的政客們發動一次正變都快。
此前還是有不少媒體抱有這種觀點:td和羅傑在季後賽中交手的記錄是1比1平,所以蒂姆仍算不上被羅傑統治。
從“唯季後賽論”的觀點看,這是成立的。即使鄧肯常規賽被羅傑暴揍過無數次,但在季後賽裡,他確實隻輸給過羅傑一次。
可現在,這種故意將常規賽戰績避重就輕的觀點正式破產。
羅傑將他和鄧肯之間的季後賽總比分變成了2比1。
鄧肯“為數不多在季後賽裡戰勝過羅傑的球員”這個光環,在這一輪係列賽後已經徹底碎成了渣渣。
馬刺的新聞發布會是消沉的。
格雷格波波維奇一邊為霍裡無力的開脫,一邊毫無意義的指責巴恩斯。
蒂姆鄧肯則在所有關於“腿筋拉傷”的話題下選擇了敷衍。
“傷病?沒什麼好說的?”
“犯規爭議?下一個問題。”
“你知道,無論是羅布對羅傑的犯規還是馬特對我的犯規,這些都隻是比賽的一部分。”
受腿筋拉傷影響而在g6徹底迷失的鄧肯不會把失敗歸結於那次“意外”。
首先,傷病不是借口,從來不是。
羅傑上賽季斷了手指和肋骨卻依然拿下總冠軍,這導致無論是腹股溝還是彆的什麼傷,所有關於傷病的借口在羅傑的成就麵前都毫無說服力。
其次,蒂姆鄧肯不想去控訴勇士對自己的那個犯規,因為羅伯特霍裡對羅傑的犯規更見不得人。
當然,鄧肯也不能怪隊友,你總不能在每一次輸掉係列賽後都去找隊友和教練的原因,就好像自己沒有任何責任一樣,隻有真正的失敗者才會在這些事情上找原因。
還有就是,布魯斯鮑文早提醒過所有人。但波波維奇一意孤行,鄧肯也沒有出麵阻止。
他們做出了選擇,而你不能在選擇自作自受後抱怨這抱怨那。
鄧肯隻能承認,他在這一次競爭中徹徹底底的輸給了羅傑。
所以大多數時候都在敷衍記者的蒂姆鄧肯在新聞發布會上隻有一句話讓媒體印象深刻。
“我能怎麼防那個家夥?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這是td第一次表現出被羅傑征服的姿態。
走出新聞發布會現場時,蒂姆鄧肯抹了抹眼角。
他的夢想依然沒能實現,他隻能拿著一枚被外界大量質疑的“虛空戒指”繼續苦行。
這個世界上最悲劇的事情是什麼?是你拿著一枚戒指,但全世界都質疑那枚戒指的含金量。
事實上,蒂姆鄧肯對自己的要求有些過於苛刻了。
縮水賽季戒指的含金量不足,不是鄧肯的錯,這完完全全是阿迪達斯的錯。
阿迪達斯羸弱的宣傳和營銷能力,甚至都不如這個被銳步死死壓製的耐克。
如果是耐克,無論是縮水冠軍還是園區冠軍還是季中賽冠軍,所有這些都會被鍍上一層金。
說真的,耐克不知道蒂姆鄧肯為什麼要表現得像個最大輸家,因為他的的職業生涯已經足夠出色,出色得讓耐克羨慕。
他二年級就拿了冠軍,現在也依然是羅傑最大的對手之一,充滿競爭力。
他在場外沒有緋聞,不乾蠢事,為數不多吃技術犯規居然還是因為他在替補席上大笑。
而耐克隻能去硬捧一個三年級才終於打上季後賽的天選之子。
誠然,三年級就率隊打季後賽也已經很不錯,可作為對比,德維恩韋德二年級就打了總決賽。
好吧,你說德維恩韋德的隊友太強,這的確是事實。
但你怎麼解釋卡梅隆安東尼已經打過三次季後賽呢?
即使如此,耐克還是隻能硬著頭皮去捧lbj。
卡梅隆安東尼很棒,可他的黑幫背景令耐克不安。
本賽季拿下最佳新秀的克裡斯保羅非常出色,可控衛的上限並不值得讓耐克投入太多。
並且與aj簽約的卡梅隆安東尼和克裡斯保羅頂多算是耐克的旁係,勒布朗詹姆斯可是親兒子。
沒有理由放著親兒子不培養,把資源都堆在乾兒子身上。
耐克現在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因為忌憚鷹郡事件而沒有從阿迪達斯手裡搶走科比,讓銳步占了先機。
看看現在科比的人氣吧,銳步幾乎壟斷了現役的聯盟前三人。(羅傑、科比、kg)
所以,勒布朗詹姆斯就是耐克唯一可以仰仗的人。
今年季後賽耐克一直也沒有放棄他。
他們一直在努力營銷23vs3——沒錯,對耐克而言,勒布朗能和紐約尼克斯打東部決賽,就已經算是足夠璀璨的戰績。
耐克甚至不敢再碰瓷羅傑。
考慮到紐約尼克斯在東部的統治力非常強大,隻要騎士隊能在係列賽中贏下一場,耐克都會想辦法把lbj打造成2001年的阿倫艾弗森,一個雖然輸了比賽但備受敬仰的孤膽英雄。
然而,你永遠不知道lbj會給你什麼驚喜。
令耐克措不及防的事情在東部半決賽發生了。
勒布朗詹姆斯,這位03白金一代狀元,在鋪天蓋地23vs3的宣傳之下,居然在東部半決賽的搶七大戰中敗給了由特雷西麥格雷迪、拜倫戴維斯和德懷特霍華德領銜的奧蘭多魔術。
這絕對絕對是一場世紀大翻車。
在外界看來,特雷西麥格雷迪不過隻是個數據型球星,是個不夠持久不成大器的玻璃人。
德懷特霍華德還很稚嫩。
拜倫戴維斯充其量就是個邊緣全明星。
他們三個人自然比普通球員強得多,但作為球星的含金量並不夠高。
而被耐克吹上天的勒布朗詹姆斯居然輸在了這三個人手裡。
你可以想象這是多麼意外的結果,如果放在西部,這大概相當於卡梅隆安東尼帶著安德烈米勒和肯揚馬丁乾掉了科比。
耐克原本對這一輪係列賽信心滿滿,他們認為東部真正能夠壓製騎士的就隻有尼克斯而已。
連底特律活塞都沒有被他們放在眼裡,畢竟這已經不是黑暗防守時代了,活塞的上限早就達不到統治東部的級彆。
耐克把尼克斯當作了騎士在東部唯一的對手,並成功讓所有人也這麼覺得。
可當詹姆斯的成績與耐克的宣傳出現太大出入時,他們的宣傳反而殺死了自己。
半場打開的香檳對實力強大者而言是甘露,但對弱者而言就是毒藥。
隻需要喝上一口就足以毒發身亡。
這一輪係列賽的結果甚至間接抬高了麥迪和霍華德這兩個阿迪球星的地位,他倆通過這一輪係列賽直接把自己咖位打升了一個級彆。
耐克覺得自己的地位全靠友商襯托,實際上他們是在相互襯托。
最惡心的是,耐克還不能對麥迪和霍華德進行輿論上的打壓。
他們不能太強,但必須得強,不然勒布朗輸給他們實在太丟人了。
lbj就這麼結束了他的首次季後賽之旅,分區半決賽的成績放在這麼一個被認為會威脅到尼克斯地位的球隊身上並不光榮。
當然,眾所周知,在一些媒體口中,這些都不是詹姆斯的錯。
這是拉裡休斯的錯,他在季後賽中的得分效率低得令人發指。就算不擅長投射的他必須為勒布朗拉開空間,他也必須得承擔投不進球的責任。
這是安德烈基裡連科的錯,雖然他在季後賽裡場均可以貢獻22次搶斷15蓋帽,但場均15分怎麼也說不過去。
這甚至是科特托馬斯的錯,因為他太老了,如果科特托馬斯是老鷹時期的水平,勒布朗絕對能贏霍華德。
勒布朗?他真的儘力了。
彆問為什麼耐克營銷部門就隻會用這一招,因為他們的營銷人員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這個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nba官方能在全美直播中錯誤的播報出90比0這樣的比分,耐克營銷部門的人員也會沒活兒硬整瘋狂套娃。
在過去兩年,這種“隊友cba”的言論還有一些市場。
可當下,人們已經對這樣的陳詞濫調感到厭煩。
從邁克爾喬丹到邁克爾裡德再到拉裡休斯和安德烈基裡連科,耐克這種保護詹姆斯而貶低他隊友的宣傳已經開始令人反感。
查爾斯巴克利就在比賽結束後的節目中無情嘲笑:“現在回頭看看,lbj揚言要與尼克斯決一死戰,聽上去就像一個豔星揚言要為未來的丈夫保守貞潔。”
比爾西蒙斯的說法更文明也更有趣:“看看加裡,他已經替勒布朗找到了一條最適合的成功之路:打不過就加入。”
勇士拿下馬刺後,不少媒體都調侃佩頓:“他打不過就加入的聰明選擇讓他成功複仇老東家。”
打不過就加入提前十幾年成為了籃球世界的一個名梗。
當然,球迷們也隻是在網絡論壇上玩玩梗,對加裡佩頓的選擇本身並沒有什麼意見。
是的,他曾經也是個巨星,曾經在總決賽的賽場上與羅傑競爭。
可現在的他隻是個38歲,單場拿14分就算是大爆發的老將。
他選擇加盟任何有機會拿到戒指的球隊都是正常的選擇。
所以,比爾西蒙斯用這句話來調侃勒布朗詹姆斯,這其中就帶著極大強的諷刺意味。
嘲諷詹姆斯隻有在巔峰時期學佩頓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當然,同樣沒人把這當真。雖然詹姆斯和騎士的續約問題鬨得沸沸揚揚,但就和調侃加裡佩頓一樣,比爾西蒙斯隻是想玩個梗。
這個世界上應該不會有年輕的球星去加盟擊敗了他的對手,或者去抱彆人的大腿吧?
東部半決賽捧火了麥迪和霍華德,也確定了本賽季最後還在呼吸的四支球隊。
東部那邊,尼克斯和魔術將經曆90年代之後的又一次巔峰對決。
而西部這邊,則是繼續那個漫長的故事。
關於羅傑和科比的故事。
科比布萊恩特被認為是勒布朗之前的勒布朗。
他在新秀賽季就挑戰羅傑,他和鯊魚的組合曾經是最仇恨羅傑,也最接近擊敗羅傑的存在。
現在,他依然是個強大的挑戰者。
他大概是現役所有沒有拿過總冠軍也沒有拿過v的球員裡人氣最高的存在。
自從簽約銳步後,科比的人氣也繼續爆漲。
今年的最後一期v排行榜上他高居榜首。
對於自己職業生涯的首個v,科比充滿自信。
他的湖人是本賽季戰績最好的球隊,他的個人數據也無比璀璨。
他距離擺脫鯊魚和羅傑,就隻差一枚戒指。
但就如《體育中心》節目對科比的評價。
“無論這個賽季的科比再怎麼出色,就算他拿下生涯首座v,他也隻是在羅傑的統治下苟延殘喘。”
科比清楚,隻有翻過這座山,他過去的所有失敗才可以洗刷。
西部第一無法幫他成功,v無法幫他成功,隻有總冠軍戒指可以。
但這枚戒指困擾了他許多年。
如果還繼續用以前的方式打球,和羅傑無止境的一對一,爭凶鬥狠,那結局大概還是會和往年一樣。
所以,科比在西部決賽開始前兩天的訓練結束後,找到了與他合作多年的加拿大人。
“史蒂夫,我想你在西部決賽上掌控全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科比是整個聯盟最不愛傳球的後衛,這一點眾所周知。
即使是納什這種需要控球在手才能發揮最大作用的球員,也沒有辦法隨心所欲的大量控球。
他的控球權一直以來都被科比稀釋。
科比用近乎霸道的方式掌控著球權,而湖人沒有任何球員可以對此有任何意見。
可現在,在這場大戰即將開始時,他卻想主動放權。
然而,史蒂夫納什對此並不感到意外。
如果說今年的科比相較以往更強,那麼他變強的地方大概是籃球之外的東西。
這個情商可能為負數的家夥終於知道怎麼與隊友相處。
也終於知道如何以一個領袖的身份去帶領一支球隊。
以前他幾乎不參與任何球隊聚會,但這個賽季他經常請全隊吃飯。
過去他總是沉默寡言,但這個賽季他會經常在更衣室鼓勵全隊。
在訓練場上,他對隊友依然嚴苛。
但在比賽場上,他會把機會讓給那個訓練認真的人。
這也和科比的隊友有關,卡隆巴特勒是科比職業生涯為數不多真正的朋友,史蒂夫納什溫和的性格也剛好與科比互補。
於是,科比的轉變發生得比原本時間線中更早。
而他所做的這一切,也換來了全隊的絕對信任,讓所有人統一了目標和思想。每個人都願意追隨他,信心滿滿的去挑戰那座最高的山峰。
如果科比失敗,他們便一起沉淪。如果科比成功,他們便一起歡呼。
這是過去十幾年時間裡,湖人隊更衣室從未有過的良好氛圍。
人們總說,科比知曉籃球的一切秘密,隻是不屑去使用,喜歡一意孤行的按照自己的方法來。
這個賽季,他終於將“秘密”付諸實踐。
人是會變的,這句話放在科比身上同樣適用。
科比這個賽季的轉變極具顛覆性,所以納什其實並不對科比此時的決定感到驚訝。事實上,他早知道會有這麼一天,他們會進行這麼一場談話。
科比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防守上,並且事實證明他的無球進攻效率更高。
所以,科比願意進行一定程度的減產,願意放棄一些數據,去換取更好的防守和效率。
同時,也激發出最好的史蒂夫納什。
歸根結底,贏才是最重要的。
史蒂夫納什點點頭:“我和卡隆不會讓你失望,不,我們全隊都不會讓你失望。”
“是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科比望向了訓練場牆上那一麵麵總冠軍旗幟,“我一定會讓你們也擁有一次享受勝利的權利,不,是一直擁有這種權利!”
另一邊,西部決賽即將來臨之際,《舊金山紀實報》舉辦了一個活動。
他們專門留出一個版麵,讓所有勇士球員寫下對這個賽季的期望或者賽季結束後想做的事情,然後再集體簽名。
最後這個手寫的版麵會直接印刷在報紙上,就像傑森理查德森賽季初的那封道歉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