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慕漁。
她隻是個鄉下女孩,或許在甜水村遇到過一些會下棋的老人,但畫畫和彈琴這種從小就要練習的手藝,可不是那種偏僻村子的人能掌握的!
她從小生長的地方環境有限,資源貧瘠,根本無法提供給她學習這類技能的機會。
儘管村裡可能偶爾會有老人教孩子們下幾盤象棋以消磨時間,但這種遊戲性的活動和正規的藝術訓練有著天壤之彆。
因此,即便慕漁天資聰穎,也難以跨越這些外在條件帶來的鴻溝,更不可能有機會接觸到真正意義上的藝術熏陶了。
畫畫用到的紙張、墨汁、顏料都是需要用錢買來的高檔貨。
每一種材料都有它特定的作用與價值,尤其是高質量的專業工具,其價格更是普通人家難以承受。
對於慕漁而言,能夠拿到手的多半是一些廉價甚至是自己製作的替代品。
在這種情況下,一幅畫是否能夠栩栩如生地再現被描繪對象的樣子,幾乎完全依賴於材料的好壞以及使用人的技巧了。
遺憾的是,由於生活環境的限製,慕漁根本接觸不到那些昂貴且精致的專業材料,因此,在技藝上也就很難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更不要說彈琴了。
一把做工精湛的古琴不僅僅是一件樂器那麼簡單,它背後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匠人的智慧結晶。
隻有親身體驗過這種樂器的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獨特韻味,並以此為載體創作出優美動聽的作品來。
如果連一把這樣的好琴都沒碰過,甚至連聽都沒有聽過它那悅耳悠揚的聲音,又怎麼能奢望能夠演奏出令聽眾心靈觸動的美妙旋律呢?
沒有紮實的基礎訓練作為鋪墊,僅憑一點靈感或直覺是遠遠不夠支撐起高水平演出所需要的基本素養的。
所以啊……
“你好好放鬆心情,沒問題的,乖孩子,明白了嗎?”
馮氏輕聲細語地安慰道,試圖通過溫柔的話語緩解女兒內心的緊張情緒。
在母親眼中,嘉和始終是需要特彆照顧與嗬護的小公主。
儘管外界看來這似乎有些溺愛過度的表現,但對於深愛著女兒的家長來說卻再正常不過了。
“聽話啊,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超越她。”
這句話雖未明言,但母愛中那份殷切期望卻溢於言表。
一旁的章氏實在看不下去了,“大嫂,咱們這可是在外麵,你就算想要偏向誰也要適可而止吧?”
章氏不滿地指責道,她認為即使再怎麼關心自家小孩,在公共場合也不應表現得如此明顯。
“何況……”
稍微壓低音量繼續說道,“慕漁畢竟還是侯府裡的小姐啊,能夠被書院院長親自稱讚一番本已是難得的榮耀,你身為長輩竟然連基本的認可與讚賞都不願意給予?這也太說不過去了。”
況且就算嘉和輸掉了此次比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從中學到了什麼寶貴經驗才是最關鍵所在。
作為年長者適時給予鼓勵固然正確無誤,可是難道就忘記了同樣未能贏得比賽的孩子——珠雲也需要同等份量的關懷與理解嗎?
畢竟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渴望被看見並認可。
最讓章氏感到不可思議甚至略帶憤怒的是,在整個對話過程中馮氏口中提及的竟全都是激勵嘉和振作精神的話語,仿佛視即將到來的比賽為唯一機會,一心想著如何扳回一城擊敗慕漁一樣。
“這樣做是不是太過分了點呢?”
心中暗暗嘀咕起來,同時眼神裡閃過複雜難辨的情緒變化。
真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