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都是通過朝堂官員舉薦,世家貴族世襲等方式,諸多官員關係盤根錯節,長此以往不利於帝國統治,容易被架空皇權。”
“兒臣以為應當做出改變。”
贏長青站出來向嬴政進言,開始為提出科舉製做鋪墊。
他的話讓朝堂所有的官員內心一凜,心裡直打鼓,有些驚慌,有些害怕。
文武大臣並不知道贏長青這麼說的目的。
是僅僅想要改革官員的選拔方式,還是要追究朝堂之上官員相互勾結?
如果是前者還好,如果是後者的話,不知道有多少人又要倒黴了!
朝堂之上的各位又能夠多少人保證自己是乾乾淨淨,清正廉潔呢?
“吾兒所言甚是!”
“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雖說舉賢不避親,但難免會有一些人任人唯親,把控權勢。”
“太子有何解決方案,但說無妨!”
嬴政聽到贏長青的進言,麵色很是嚴肅,顯然也是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不過,他的臉上並沒有露出多少的擔心。
因為他對自己這個兒子非常了解,既然他已經將問題提了出來,那就一定有了解決的方案。
“啟稟父皇,兒臣想出了一種科舉製度能夠解決此弊端。”
“科舉製度是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
“分為文舉和武舉!”
“文舉考試的科目包括明法,明算,明經,時務策論,俊士,進士等!”
“武舉考試的科目包括騎射,武藝,兵法等。”
“如此可以有效地為帝國選拔最優秀的人才。”
“讓大秦帝國更加強盛!”
贏長青一口氣將科舉製的大致內容說了出來。
這在古代封建帝製的時代應該算的上是最公平公正選拔人才官員的方式了。
“嘶!”
朝堂之上的一些文武大臣聽到贏長青提出的科舉製,情不自禁地倒吸一口涼氣,麵色有些難看,蒼白。
毫無疑問這個製度對於大秦帝國,對於天下百姓來說是絕對的意義非凡。
可是說是讀書人的福音,更是無數寒門子弟的希望!
但是…對於世家出身,貴族出身的官員來說絕對是一個噩夢,這是要將他們連根拔起!
這意味著以後他們貴族的身份完全不管用了。
想要做官,必須要有才能夠通過科舉製才行!
這些貴族官員很想站出來大聲反駁!
但是…他們不敢!
此時站出來反駁,那豈不是明擺著告訴嬴政‘我想壟斷大秦官員"?
相比於世家貴族出身的官員對科舉製的抵製和厭惡,寒門出身的李斯,頓弱,姚賈等人可就非常喜歡了。
他們出身寒門,非常明白寒門子弟想出頭是何等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