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朱平安在一次與部將的宴飲時,借著酒勁一不小心表露出了想要稱帝的意思。
手底下的各路人馬就積極行動了起來。
有人開始給朱平安編寫傳記,比如出生之時引來麒麟現身,驚動了昏庸的元帝。
元帝擔心紫微星旁落,於是派兵加害朱平安,但是朱平安吉人自有天相……
文臣們引經據典,開始為朱平安立國尋找禮法上的基礎。
武將們帶兵出征,想要抓住最後的機會,爭取在開國之前,能立上一份大功,加官進爵。
李靈運知道立國之事不在一時,於是抽空回了劍池,給李狼和柳窈報平安。
同時,他還宣布了自己要收小徒弟的事情。
這讓柳絮擺出了看熱鬨的架勢。
她抱著兒子,調侃道:“小挽兒還未長大成人,就要有一位小師姑了。”
李挽聽不懂這話的意思,反正就是傻笑。
倒是他爹李狼愁壞了腦袋。
“師父,您又給我收了一個師妹,倒是徒兒現在還沒有眉目呢。”
李靈運聞言,一副愛莫能助的模樣。
“收徒之事全在緣分。要不……你也去撿一個徒弟看看?”
這話像是給了李狼靈感。
他重重點頭:“師父這話有道理。等挽兒年紀大些,我就帶著小柳下山,然後……”
話未說完,李狼的耳朵被一把揪住。
出手之人正是柳窈。
她抱著孩子,一臉嫌棄地看著李狼:“瞧瞧你,這是當爹的應該說的話麼,哪有丟下孩子,自己出去遊山玩水的。”
李狼可不敢跟柳窈強嘴,他心疼還來不及呢。
立刻換了一張嘴臉:“挽兒不是還有師父來帶麼。”
猝不及防,被徒弟給誤傷到的李靈運。
他瞪了李狼一眼,可是又想到是自己開的頭,隻能捏著鼻子幫徒弟說好話。
……
又是大半年過去。
經過各方協調,朱平安稱帝的條件已經成熟。
首先響應的,是如今的平西大將軍“李胡”。
他與朱平安的兵馬裡應外合,直接將元廷留在平西軍的將領坑殺,然後帶領西南各州宣布歸順。
西南上下經曆過早些年的戰火,好不容易才把蠻族的叛亂鎮壓下去,自然是不想打仗的。
而朱平安本來也不是喜歡折騰的性子。
他從李胡往下,全部官職基本不變,甚至還得到了額外的加封,穩住了人心。
剩下的幾路反王。
他們眼見朱平安大勢已成,有的選擇率軍投奔,得到了一個世襲的爵位。
還有不甘心就此罷手的,繼續向北,意圖在元廷麵前待價而沽,謀求卷土重來的機會!
金陵城。
朱平安在文武百官的見證之下,正式登基稱帝,國號大明。
當詔書宣讀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