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將來拜火教反攻波斯與天竺時,大明需要在後方給予支持。
李靈運仔細翻讀過後,大致看懂了朱平安的用意。
他對西域未必有多大的征服興趣。
即便,這塊土地在過去的久遠曆史中,一度是中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可問題在於。
如今西域小國林立,教派相爭,始終沒有真正成了氣候的大國。
一旦狼庭對其施加壓力,整個西域沒有任何反抗力量,就會直接變成狼庭侵犯邊境的爪牙。
朱平安誌在天下,當然不會留下這麼一個隱患。
最理想的方案。
其實就是讓西域整合成一股力量,然後與燕家統治下的定北軍一起,形成一條人為阻擋狼庭與中土王朝直接接壤的漫長邊界。
兩個龐然大物通過這條邊界進行博弈與試探,可以避免大規模的直接交鋒。
李靈運看到這裡,又想起了燕守戰曾經表露出的野心。
——裂土封王
彼時,天下還是大元的王土,他可以理所當然的慷他人之慨。
可如今大明建立,他本人也與大明的國運聯係在一起,立場的變化,就會帶來態度的轉變。
因為有燕雲歌的存在,李靈運打心底是不希望與燕家撕破臉的。
但這最終的決定權是要落在朱平安身上。
“陛下打算如何對待燕家?”
朱平安察覺到師兄話裡有話,笑著道:“師兄去過漠北,知道的事情肯定比我清楚。既然這樣,我想先聽師兄的意見。”
李靈運於是如他所言,將自己前往漠北的經曆講述出來。
尤其是與當代大將軍“燕守戰”的談話,以及他與下一任燕家領袖“燕三”往來的點滴。
早在當初,燕守戰就對平西軍和鎮南軍有過定論。
他說李金堂的子孫青黃不接,然後西南之地就爆發了多年的內亂。
他說上官慶與元廷勾結,必遭反噬。
雖然,這反噬最終不是來自鎮南軍的內部。
但朱平安得以壯大,上官慶的養虎為患是不小的原因。
這都證明了,那位遠在漠北的老將,不僅軍法謀略過人,而且還能洞徹天下大勢。
朱平安從這隻字片語的事跡,就感受到了一種極其難纏的征兆。
從帝王的角度。
他當然是不想對燕家人妥協的。
尤其是裂土封王,這不就是要在北方培養出一個手握重兵的世襲軍閥麼?
他們固守國門是一方麵。
可長此以往,中土王朝的邊境被他人掌握,一旦燕家後人以開關放人作為要挾,想要朝廷做出各種讓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