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性是壓不住的。
尤其是剛經曆過生死大戰,士卒骨子裡的瘋狂還未散去,一味壓製隻會適得其反。
堵不如疏。
朱平安乾脆放開了對財物的限製,由各軍主將從上而下施令,城中財物可自留五成,三成分給軍將,兩成歸於戶部,彌補錢糧的開支。
作為代價,就是少殺人,少焚燒。
若是可以將這座北方都城儘可能完好的接管下來。
相較於重建城池的花費,分給將士的八成反而隻是小數目。
而要論及對北元京師的了解。
李思恭要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所以。
名義上,太子是負責善後之人,但實際提供思路和下達命令的人,卻是李靈運。
這是攸關百萬人性命的大事。
倘若一個處理不好,導致有大量百姓無辜死難,就容易激起遺民的反噬。
因此李靈運也不再藏拙。
太子是被他帶大的,一直以為李靈運對政事,尤其是內政一竅不通。
可當他看著李靈運坐在一室之內,就能將京師的一切處理得井井有條之後,也有點傻眼了。
“師伯何時學會的這些?”
李靈運聞言,懇切回答:“是在夢裡。”
他一邊說著,還用手捏了一把身後充當虎皮靠背的小石頭。
引得後者發出了貓兒一樣不滿的吼叫。
太子對這話是不信的,有些不滿。
“早知師伯這麼厲害,我政事也請教師伯就是了。”
李靈運笑了笑,揶揄道:“我的職責是保護太子周全,陛下可沒有交代彆的。此番我越俎代庖,稍晚些還要上折子送回金陵說明,但願陛下彆治我一個逾越之罪才好。”
太子一臉不信:“師伯還會怕這個?”
“怎麼不怕。皇帝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
李靈運說得煞有介事。
但太子現在已經不完全信他了。
難怪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師伯簡直就是一個等待發掘的寶藏,不多掏一掏,你都不知道這底下還藏著什麼。
京師上下。
明軍在初步穩定秩序之後,開始從百姓中征發民壯,凡是被選中的可給家中放糧。
老弱婦孺留居家中。
雖然可以讓她們分擔些炒火做飯的事情,可又不能排除有人飯菜中下毒的可能,穩妥起見,也就不再節外生枝了。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進行著。
直至周瑞安帶著明廷的一票文官趕到,本來還想在太子麵前大展身手的。
可是他們一看著京師,哪裡還有大戰過的模樣?
一個個全部乾瞪眼。
最終,還是周瑞安前往宮中拜謁,然後就又與李靈運碰上了。
他神情諂媚:“見過國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