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還需要一個合適的由頭。
他們不能平白無故就讓蘇遲罷相,至少要給他找好安置之所。
這才是朱平安真正的考較。
太子認真思考了一下,忽然靈光一閃,開口道。
“既然蘇相想在名望上有所建樹,不如父皇另設一間書院,還能給蘇相一個千古留名的機會。”
朱平安皺眉,不解道:“書院?這與千古留名有何乾係。”
“父皇可還記得,師伯當年講過‘撐傘’的故事。”
聞言,朱平安點頭:“你師伯說過,江湖人自己是天,無需他人撐傘。皇帝也是天,當為蒼生撐傘。”
太子肯定了這話,有道:“其實有關‘撐傘’的故事,還有另外半個。”
“師伯說,倘若讓賣傘的人掌握了下雨的能力,這世上就不會再有晴天了。”
這話平平淡淡,卻又闡釋了最淺顯的道理。
一個“利”字。
朱平安也沉默了。
即便曆朝開科取士,但世家為官,寒門難出貴子的事情屢見不鮮。
朱平安自己貴為大明皇帝,他也隻能保證在自己這一朝,不會出現世家獨大的場景。
至於傳到太子乃至後世子孫那裡。
大明江山又會是何等光景,這還真不好說。
朱平安本來對這個問題已經放棄了,可是太子這話竟是又讓他生出了一點不切實際的幻想。
“你的意思是,書院可以給寒門弟子公允?”
太子抬頭看著他父皇,語氣平靜。
“不破不立,這不是父皇一直教我的。如今國朝新立,士林尚未興盛,若要替寒門留下幾分出路,這或許是最後的機會。”
朱平安沒有直接答應,轉過身去。
他知道自己這個決定,或許會讓大明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同樣的,也有可能將大明推向萬劫不複的境地。
如果選擇止步不前,那麼自己還可以是那個終結亂世,文治武功雙全的明君。
後世之人也永遠不會知道大明太祖皇帝在這一日的畏縮。
但這是他想要的麼?
又或者說,他這個孤兒出身的皇帝,好不容易走到了今天這一步,當真甘心止步於此?
這是朱平安一輩子最漫長的幾個呼吸。
他轉過身,看向太子。
“這事既是由你提出的,就交由你去做。不用擔心,你爹和師伯都會站在你的身後。”
太子神情一肅,再度躬身。
“想請父皇替學院賜下名字。”
朱平安想了想,忽然看到腰間掛著的厚德仙劍,想到了那所謂來自蒼天的劫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