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需要引入其他的群體,形成穩定的靠山。
其中,山長代表書院。
另外設有監院,選由皇室宗親擔任。
其次,以祭酒負責書院日常管理。
這些官職的設置,是由太子及其東宮幕僚協助完善。
太子是將來的皇帝。
他親自開口,也能確保書院傳承的穩定。
這件事至此就算告一段落。
李靈運再次收拾,準備登門韓國公府,與蘇遲講一講道理。
如果可以隻動口。
那他這人也不喜歡動粗。
……
北平城。
在周瑞安被調回京師之後,朱平安又從金陵調來了一位心腹舊臣,接任北平參讚一職。
這位新來的參讚名為宋遷。
宋遷赴任之前,還得到過朱平安的召見。
知道自己在北平的差事隻有兩件。
其一,維穩周瑞安留下的攤子。
其二,秦王。
他的意思不是讓宋遷給秦王添亂,反而是讓宋遷主動配合秦王。
宋遷是明教的老人,知道朱平安對前兩位皇子的特殊感情。
旁人如果想在這件事上做文章。
絕對會觸碰到朱平安的忌諱!
宋遷同樣不會無事生非。
他與周平安一樣,在大明開國十餘年之後,還能保持住朱平安的寵信,靠的就是一顆拎得清分寸的腦袋。
前任北平參讚升到金陵當丞相了。
他接任北平參讚,難道朱平安還會虧欠他麼。
像這種隻有一個選項的題目,才是宋遷這種老臣最喜歡的。
畢竟,沒人總想把腦袋彆在褲腰上。
這日宋遷正在參讚府,忽然有下人前來稟告,周參讚離任之前交代過的“桃花道觀”今日落成了。
宋遷這些年並未與周瑞安打過照麵。
但他清楚後者的性子。
周瑞安重視的東西,即便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道觀,也不容小覷。
宋遷於是問了一句:“道觀裡的神像可到了?觀主又是何人。”
“回大人,觀主姓趙。神像未至,但是觀主已經放出消息,明日開觀。”
宋遷聞言皺眉,不再理會,隻是評價了一句:“堂堂觀主這般兒戲。”
他心中已經給那觀主打上了不稱職的標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