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之後。
大明在吐蕃的戰事基本落下帷幕。
吐蕃王及其家眷押解進京,大明官兵暫時接管了吐蕃王城。
朱平安的聖旨旋即落到了吐蕃。
廢除吐蕃國號,改設宣政院,以李從彧兼任宣政院使,再由常年經略西南的老臣“馮顯貴”擔任副使,接管吐蕃故地。
這後續的事情仍然不少。
一來,如何消除吐蕃的影響,將其徹底化作大明的一部分。
二來,吐蕃以西有天竺勢力,這又將是新的博弈。
在這個過程中,李靈運給朱平安提供了一個思路,便是將吐蕃故地上的“蓮花部”僧人利用起來。
蓮花部與婆羅教本就不對付。
天竺支持吐蕃王時,就對蓮花部多有打壓,本欲以吐蕃為新的起點傳教。
但如今天竺被迫離場,而且往後又將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利用教派的矛盾作為調和點。
隻要注重恩威並施,這不失為一條驅狼吞虎的計策。
朱平安照單全收,同時給了李從彧一段時日的旬假,準其到寧國公府去祭拜靈位,再到首陽山祭拜亡者。
至此,大明在西南和西北的用兵落幕。
國朝的注意力轉回到生產中,其中首要的就是農桑。
如何增產隻能排在第二。
排行第一的,是要如何應對惡劣的氣候。
這個任務,落到了農事院的主講,許退的身上。
他祖上據說是諸子百家裡的“農家先祖”,世世代代躬耕農畝,大方傳授鄉鄰耕種的經驗。
不論寒暑,不論乾澇,有許家人的地方基本沒有餓死的情況。
李靈運將許退請來,又由許退來教授農事院的學生。
其中一人,就是化名朱狗蛋的皇長孫。
皇長孫一開始還擔心自己會被人看穿身份,有意改變自己習慣。
但事實證明。
他完全是多慮了。
許退最清楚如何讓養尊處優的人認清現實,那就是讓他們累到沒有力氣杞人憂天。
隻是短短數月,甚至還都是酷暑的時候。
朱狗蛋就已經成功從原本的小白蛋,曬成了小黑蛋。
朱平安對長孫格外重視,要他按時寫一封信送到宮裡。
不求字數,不求文采。
隻論自己的收獲。
朱狗蛋有滿肚子的東西要寫,今日學會了一個節氣的特征與姓名,還有其來曆,明日知道了五穀的習性與吃法。
隨著學業的深入,許退這個相貌平平無奇,甚至還有些憨厚的農夫。
好像在農事上滿腹經綸。
在朱狗蛋的眼裡,他已經是一個學識淵博程度不下於那些朝中講師的大學者了。
術業有專攻。
這個道理清晰的呈現在他麵前。
……
劍道院。
李狼奉師命來到這裡臨時教習,順帶還見到了武當派來的主講,正是張道吉。
二人的輩分有些差彆,但在某種方麵可以說是互補。
張道吉天資橫溢,各種劍法隻要看一眼就能舉一反三,可以精確指出修煉劍法的訣竅。
李狼與他一比,好像就沒有那麼出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