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落在“烽火侯”藍冉的身上。
江山代有才人出。
李從彧當年從常勝手裡接過大明軍方的擔子,如今他也從後輩變成了前輩,也樂得給後來者一個功成名就的機會。
藍冉麾下的大明騎兵,其中不少是牧族與明人的混血,但是他們長久生活在大明統治下,骨子裡已經認同自己是明人了。
所以,如今麵對牧族的鐵勒聯盟大舉來襲,他們選擇站在大明這一方。
藍冉首先組織了邊軍防守,又以斥候提前探明了敵軍的數目,得知對方隻是鐵勒諸部裡的一個小部而已。
以他們的體量,足以全盤吃下。
藍冉再次將自己訓練的精騎派出,進一步確認了敵軍的深淺。
這下已經可以排除敵軍引誘的可能,他們不是背後有坑,而是真菜。
藍冉立刻下達圍殲的命令。
明軍一方破城而出,藍冉身披百花戰甲,手持方天畫戟,澎湃的武道氣勁掃蕩而開。
這防禦能力不亞於圓滿狀態的金鐘罩。
他刺入敵軍陣仗,猶如坦克一樣勢不可擋,身後騎兵以他為箭矢鋒刃,瞬間撕開敵方的防守。
三角錐形的衝殺軍陣,仿佛海神的三叉戟!
而藍冉,就是執掌這把三叉戟的核心。
鐵勒騎兵喪了軍心,藍冉一方則吹響了反攻的號角,直接反客為主,深入鐵勒後方。
他本人最仰慕西楚人屠“虞重”,早在西域的時候就以屠戮聞名,不論軍士還是平民,隻要對明軍有威脅一律不留活路。
這種極致的殺道,方才鑄就了他的鐵血威名!
今日麵對鐵勒這等落井下石的行徑。
藍冉本就憋著一股氣,殺起來也絕不手軟。
……
短短三日,以藍冉為首的明軍騎兵已經在鐵勒的地盤吃起了自助餐,專門掃蕩鐵勒人的部落。
他這次的目標很明確。
青壯不抵抗者尚有為奴的機會。
但隻要供奉了桃花仙,不論老弱婦孺,都是必定斬草除根的。
藍冉一路慘絕人寰的殺戮,很快就傳到了前線去。
那些鐵勒首領立刻就起了回援的打算。
不然,要是任由藍冉殺下去,他們縱使攻破了明軍的城池,也必然大傷元氣。
但明軍一方怎麼會料不到他們這一手。
李從彧最擅長的就是指揮大戰,尤其是這種動輒幾十萬大軍廝殺的特大場麵。
在他看來,攻城比守城難。
站在守城的立場上,把進攻的敵軍擋在城外,又比把想要抽身的敵軍拖住難。
李從彧隻要能讓這些鐵勒精銳無法回援,就能給藍冉繼續擴大戰果的機會。
這群好了傷疤忘了疼的狗雜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